安徽面试试题

首页 > 安徽公务员考试 > 考试题库 > 面试试题

2019年安徽公务员乡镇岗/选调生面试考试题解析(6月23日考生回忆版)

未知 | 2019-06-24 16:28

收藏

2019年安徽公务员乡镇岗/选调生面试考试题解析(6月23日考生回忆版)

  1. 三个乡镇对基层治理的方面,提了三个不同的做法:甲提出的是法律,就邀请专家对我们进行一个政策法律的知识讲解宣讲,乙镇通过道德的一个提升,丙镇通过村民也要参与的民主方式。请你谈谈对基层治理的一些看法。

  【破题】

  1、综合分析类题型,精准审题通过题干分析提炼出甲、乙、丙三镇关于基层治理的不同做法:甲采取的是法治,乙采取的是德治,丙采取的是民主自治。

  2、全面看待法治、德治、民主自治各自的意义及彼此之间的关系,谈基层管理的看法可以联系“乡村振兴”战略中提出的“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内容。

  【亮点点拨】

  1.习总书记说过“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基层治理是否有效,直接决定着经济社会是否能持续发展、繁荣和稳定。

  2.法治是调节基层社会利益关系的基本方式,是进行基层社会治理的基本准则和手段。目前,我国乡镇法治基础还比较薄弱,同时部分基层干部在化解村民矛盾、分配经济资源时,也存在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等问题。脱离法治的基层犹如没有根基和安全保障的大楼,存在安全隐患的同时又岌岌可危。

  3.德治是一切良治善治的基石。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经济、社会等都迎来了快速的发展,传统文化价值体系受到不同程度地冲击,人们在价值取向上更多的关注经济利益,导致崇德向善的价值观念逐渐弱化。没有德治的基层好比一个冰窖,冷冰冰而没有温情可言。

  4.基层民主自治是对民族区域自治方式的一种延伸,民主自治有利于充分调动群众积极性,但民主自治只是一种方式,其背后的保证是法治,有效执行的依托是德治。这一基层治理方式也是人民当家做主这一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的创新体现。

  5.自治为本,激发乡村内生动力,引导农村基层组织,社会组织和村民个人有序参与农村发展事务,推进村务公开,发挥新乡贤等群体在乡村治理中的作用,进一步提升农民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水平。法治维护乡村社会,稳定开展治安,问题专制整治,引导广大农民群众自觉守法建立基本公共法制服务体系,打击农村黑恶势力和宗族势力。德治为基,用传统文化厚植核心价值观,繁荣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培育良好村风民风,整治农村非法宗教活动等突出问题,发挥身边榜样示范带头作用,涵养守望相助、崇德向善的文明乡风。

  2.有一个大学生课题组到你们镇上去调研,你在座谈会上选择四到五个地名推荐给他们(烈士林园、科技蔬菜大棚基地、纺织厂、美丽乡村示范点、荒废的农田、破旧的棚区、街边小作坊等共十个),进行现场情景模拟给调研小组介绍~

  【破题】

  1、本题是一道情景模拟题,所以答题时需要注意用日常介绍的方式,注意答题的语气。

  2、是在座谈会上对调研组介绍,所以切勿忘了介绍自己身份。模拟的结构要完整,有开场白,内容以及结尾。

  3、选择四到五个地点去推荐给对方,不应该干巴巴的推荐,答题的时候要体现出一种逻辑性:根据他们的调研课题去推荐地名,因此自己要去建立这种逻辑线。

  【亮点点拨】

  1.欢迎各位来我们镇上参观调研,我是镇政府的工作人员小张,在镇政府工作了四五年,对我们镇这些年的变化尤为熟悉,所以这次由我来给你们介绍我们镇的一些基本情况~(开场白)

  2.之前我也了解了你们此行的目的和课题的大概内容,社会学呢是一个很大的范畴,所以我也清楚你们此次调研的对象比较宽泛:可能会涉及到农民和务工者这些调研对象。那因此,我也根据你们调研对象锁定了一些范围,现在推荐给你们~(过渡,自然引入到帮助他们推荐四五个调研地点)

  3.你们想了解我镇农民的一些状况,说句实在的,几年前年轻人就在镇上进行农耕的还挺多,这几年几乎都到城里打工了,你们可以去荒废的农田走走看看,看看荒废率,就有个大概的了解了。但是呢,并不影响我们镇在农业上的高效产能,这是为何呢?因为我镇这几年一直在主攻“高效种植”,留下来的农民都统一在“科技蔬菜大鹏基地”进行现代种植,你问不妨去那里看看,了解下他们现在的情况。

  4.关于你们对我镇务工者情况的调查,目前我们镇上的厂已经不多了,人数稍微多点的是十里开外的纺织厂,到你们也知道纺织厂毕竟女性多,光去那里收集的样本可能不太全面。除此之外,你们可以去街边的一些小作坊,里面也有一些零零散散的务工者~实地走访调研的话,他们的配合度还是非常高的~

  5.目前我就推荐这四处地方,不知道你们听完后有没有什么别的需求~好,既然没有的话那我们现在就去走访~

  3.导盲犬上公交出租,有人反对有人支持,如果你是交通运输管理部的工作人员,你怎么办?

  【破题】

  1、这道题目是结合当前社会现象热点话题的综合分析题目,题目背景是今年5月份合肥市首只导盲犬上公交出租车被拒,考生在扣题的时候可以以此为背景。

  2、题目提问方式为“你怎么办”,重点在回答交通运输管理部如何解决群众反对的问题,辅以约束公交公司及出租车公司,进而加大整个社会的包容度,构建文明和谐社会。

  3、解决问题类的题目想要答得出彩,一定要明确自己的身份角色,利用自己身边的资源,将问题辐射化的解决。不仅要考虑到题目中已提到的主体,还应注意其他隐性主体。

  【亮点点拨】

  1.对于盲人群体来说,导盲犬就是他们的眼睛。然而对于大众群体来说,更多的人是一知半解的,他们抱着新奇又害怕的态度去面对这种可爱的生物,有的人因为了解不够对此持反对态度是可以理解的,毕竟每个人对新生事物的接受程度不一样。然而,每个人都享有同等的权利,残障人士生活不便需要服务犬的照顾,公共场所与公交工具应对残障人士及其所带服务犬给予与健康公民一致的平等对待。因此,及时宣传并转变群众的思想成为当务之急。

  2.作为交通运输管理部的工作人员,首先要解决的就是消除群众恐慌感,让他们认识导盲犬的相关知识。我会做好相关调研,从贴近群众生活的角度出发。可以联合本市各大媒体网站,举办一个“认识导盲犬,了解导盲犬”的活动宣传周,邀请相关媒体拍摄导盲犬的纪录片,从导盲犬的引进、层层筛选到培养一只导盲犬所花费的心血,以及它给盲人群体带来的便利,让群众了解到导盲犬大部分都是性格温顺的品种,世界上还未出现一例导盲犬伤人事件,呼吁更多的人关爱导盲犬,关爱盲人群体。

  此外,还可以联系相关街道办负责人,在各个街道社区的宣传栏张贴关爱盲人关爱导盲犬的海报,辅以“我心中的导盲犬”故事征集,激发群众自主自觉认识导盲犬,以便消除群众的畏惧心理。

  在主流媒体网站及一些抖音、快手等微视频首页,投放导盲犬相关的公益广告,扩大宣传面。对于社会和公众来说,要形成观念共识。导盲犬不同于宠物犬,它们是一种特殊的工作犬。经过训练,导盲犬抗干扰、不乱叫、不咬人,不会给公众带来打扰、危险和不适。

  3.虽然有法规对盲人出行使用导盲犬进行了一些规定支持,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并没有具体的实施细则,没有执行的具体规范,所以要想真正执行困难还是较大。所以,应在本市残联的帮助下,收集盲人群体对该政策法规的建议,及时反馈到上级部门,确保每一名盲人的利益得到合法保护。

  4.由于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导盲犬概率比较低,很多司机不清楚相关规定,故出现了拒载情况,这也从侧面反映出驾驶员的培训教育不到位。所以,应联系公交公司及出租车公司,加强监督其对司乘人员的教育,让他们了解掌握保障导盲犬出行的法律法规以及相关政策规定,努力为残疾人朋友乘车提供更好的服务,给更多人创造良好的出行空间。

  5.扩大服务范畴,不仅考虑到盲人群体,还应考虑到更多的残疾人群体。呼吁市民给予这些特殊群体更多的包容空间,政府相关部门也应努力完善相关基础设施建设,比如多设置一些带有语音提示的人行红绿灯,提供更多的无障碍通道等。

  4.漫画题 谈谈你的启示

  【破题】

  1、本题是启示类题目考生充分挖掘筷子的特点,对题目进行思考,点出自己的理解,建议尽量论述充分。

  2、本题如果想答的出色,要尽量避开常见的点,从不同但合理的角度论述,提高看问题的高度和对问题思考的深度。

  【亮点点拨】

  1.筷子是我国常用的饮食工具,但它的意义绝不止于餐桌,小筷子有大智慧。

  2.筷子是多面手,不管是米饭、面条、还是炒菜,筷子都能应对自如。就像我们基层干部就要当一双筷子,全面锻炼自己,面对各种复杂问题都能正面应对,积极解决。

  3.筷子是规矩。制造筷子有规矩,筷子的标准长度是七寸六分,代表着人有七情六欲。使用用筷子有礼节,如夹菜只能从上往下夹,夹起食物后不能把它放回去。就像做任何事都要有规则,有制度。

  4.筷子是文化。东方文明的象征,先秦时期就有使用筷子的习惯,它承载的不仅是美食,更是文化。中国人重感情,爱热闹,聚餐充满了人情味,筷子就是灵魂。许多传统文化传承逐渐淡去的过程,筷子缺发扬保留起来,传统文化最好的保护传承就是使用。

 

  5.筷子是自信。西方有刀叉,东方有竹筷。刀叉有优势,筷子有强项:简洁、方便,易携带。筷子符合我们中国人饮食习惯,经过几千年的传承,筷子文化充满了东方智慧。每个民族都应当为自己的文化自信,每个国家都应该对自己的道路充满自信!

推荐:2006-2019年安徽省公务员考试面试考试题汇总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