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备考资料

首页 > 军队文职 > 备考资料

2020军队文职专业科目备考:人力资源管理概述(管理学)

安徽华图 | 2020-01-03 13:07

收藏

  2020军队文职专业科目备考:人力资源管理概述(管理学)

  (一)人力资源的概念

  人力资源就是指人所具有的对价值创造起贡献作用,并且能够被组织所利用的体力和脑力的总和。

  (二)人力资源管理的概念

  指企业通过各种政策、制度和管理实践。以吸引、保留、激励和开发员工,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充分发挥员工潜能,进而促进组织目标实践的管理活动。求人、选人、育人、用人、激励人、留人。

  (三)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历程

  人力资源管理是一门新兴的学科,问世于20世纪70年代末。从18世纪末开始的工业革命,一直到20世纪70年代,这一时期被称为传统的人事管理阶段。从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人事管理让位于人力资源管理。

  1.人事管理阶段

  人事管理阶段又可具体分为:科学管理阶段、工业心理学阶段、人际关系管理阶段。

  (1)科学管理阶段

  20世纪初,以弗里得里克、泰勒等为代表开创了科学管理理论学派,推动了科学管理实践在美国的大规模推广和开展。泰勒提出了“计件工资制”和“计时工资制”,提出了实行劳动定额管理。1911年泰勒发表了《科学管理原理》,奠定了科学管理理论的基础,被西方管理学界称为“科学管理之父”。

  (2)工业心理学阶段

  以德国心理学家雨果·芒斯特伯格等为代表的心理学家的研究结果,推动了人事管理工作的科学化进程。雨果·芒斯特伯格于1913年出版的《心理学与工业效率》标志着工业心理学的诞生。

  (3)人际关系管理阶段

  1929年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梅奥率领一个研究小组到美国西屋电气公司的霍桑工厂进行了长达九年的霍桑实验,真正揭开了对组织中的人的行为研究的序幕。

  2.人力资源管理阶段

  分为人力资源管理的提出和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两个阶段。

  “人力资源”这一概念早在1954年就由彼德·德鲁克在其著作《管理的实践》提出并加以明确界定。20世纪80年代以来,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不断成熟,逐渐取代人事管理。进入20世纪90年代,人们更多的探讨人力资源管理如何为企业的战略服务,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的提出和发展,标志着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新阶段。

  (四)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原理

  1.同素异构原理

  指同样数量的人采用不同的组织结构,可以取得不同的效果。

  2.能级层序原理

  指具有不同能力的人,应配置在组织中的不同职位上,给予不同的权利和责任,使能力与职位相应,组织结构才会相对稳定。这里的能力指知识、经验,人的道德水平、价值观。

  3.要素有用原理

  指在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中,任何要素(人员)都是有用的。关键在于知人善任,没有无用之人,只有不用之人。

  4.互补增值原理

  指将各种差异的群体,通过个体间取长补短而形成整体优势,以实现组织目标。

  5.动态适应原理

  指随着时间的推移,员工个体状况、组织结构、外部环境等也会发生变化,人力资源管理要适时予以调整,以适应各种变化。

  6.激励强化原理

  所谓激励,就是以物质和精神满足员工的需求,激励职工的工作动机,使之产生实现组织目标的特定行为的过程。激励可调动人的主管能动性,强化期望行为,使之适应企业目标,提高劳动生产效率。

  7.公平竞争原理

  公平竞争原理指竞争条件、规则的同一性原则。在人力资源管理中,指考核录用和奖惩过程中的统一竞争原则。同一性指起点、尺度、条件、规则的统一。

  8.信息催化原理

  指人们通过获得自然、社会、人类自身的信息,能动地认识客观世界并改造世界的思想。

  9.文化凝聚原理

  企业文化凝聚原理指以价值观、理念等文化因素把员工凝聚在一起的原理。组织的凝聚力大小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是组织对个体的吸引力或是个体对组织的向心力;二是组织内部个体之间的粘结力或吸引力。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