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试题题库

首页 > 安徽教师招考网 > 教师资格 > 试题题库

2019下教资面试初中历史《黄巢起义》试讲稿

安徽教师资格考试网 | 2020-01-05 09:36

收藏

  2019下教资面试初中历史《黄巢起义》试讲稿

  1.题目:七年级下册《黄巢起义》片段教学

  2.内容:

0

  3.基本要求:

  (1)请在10分钟内完成试讲内容;

  (2)教学过程中有师生互动环节;

  (3)指导学生理解黄巢起义的背景及对唐朝社会的影响;

  (4)配合教学内容适当板书。

  【试题解析】

  一、诗歌导入

  1.教师出示课件:“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引导学生猜猜看,是谁写的这首诗?

  2.学生自主回答,教师揭晓:黄巢。

  教师总结并导入:黄巢在人们的印象在是一个农民起义的领袖人物,一介武夫,似乎和文人不沾边。其实黄巢能文能武,他的菊花诗在唐诗中就占有一席之地,一直为后人所称颂。上今天我们就一同学习下黄巢起义。

  二、探究新知

  (一)环节一:初探背景

  唐诗《山中寡妇》的大意是:丈夫当兵战死,她只能守在茅屋里,身穿麻布衣,鬓发枯黄。养蚕的桑林已经残尽,田地已经荒芜还要交丝交粮。吃的是野菜、树根汤,烧的是带叶的枝条。即使躲到深山无人处,也难逃脱赋税和徭役。

  提问:请同学们归纳一下唐末农民战争爆发的原因。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唐后期,统治者腐朽贪婪,宦官专权;藩镇割据,战争频繁;土地兼并严重,赋役繁重,灾荒连年,农民生活困苦,无以为生。

  教师继续追问:在中国历史上往往出现这种情况,会怎么样,发生什么?

  学生思考回答:面对这种形势,往往会发生农民起义。

  (二)环节二:探析过程

  过渡:〈菊花〉

  黄巢

  待到秋来九月八,

  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送长安,

  满城尽带黄金甲。

  有反叛,更有血腥

  在历代农民起义的领袖中,黄巢是既有文才、武艺也强的杰出人物。这首诗显然是巢考进士不中后写的,表明他立志改造社会的志向。

  1.起义经过

  提问:黄巢起义的经过是怎样的,同学们结合课本思考一下。

  学生思考后回答,教师总结:

  (1)875年,王仙芝、黄巢在山东,河南起义。

  (2)进入长安,国号大齐。

  (3)唐僖宗反扑,起义军撤出长安。

  (4)884年,黄巢在泰山附近兵败自杀。

  2.唐朝灭亡

  提问:黄巢起义的结果是失败了,那么唐朝最后是怎么灭亡的?

  学生思考后回答:

  原为农民起义军将领的朱温,后投降唐朝,被封为节度使,与其他藩镇联合镇压了黄巢起义。他逐渐控制朝政,陆续兼并了北方的大小割据势力。907年,朱温建立了后梁政权,唐朝至此灭亡。

  (三)环节三:评析影响

  提问:黄巢起义的历史影响是怎样的,同学们结合课本思考一下。

  学生思考回答:给唐朝统治以致命的打击,唐末农民战争沉重打击了封建地主阶级,瓦解了唐朝的统治。

  三、拓展延伸

  请学生讲述自己知道的黄巢起义的故事。

  四、课堂小结

  提问:归纳总结黄巢起义的背景和历史影响。

  学生发言,教师补充总结。

  五、布置作业

  课下搜集相关资料,写一篇300字黄巢起义失败原因分析的小文章。

  板书设计:

  黄巢起义

0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