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每日一练

首页 > 安徽公务员考试 > 备考资料 > 每日一练

2020年公务员考试每日练习:逻辑判断(1月23日)

安徽华图 | 2020-01-23 16:52

收藏

  2020年公务员考试每日练习:逻辑判断(1月23日)

  以下是安徽华图教育为大家整理的例题:
        1.有人说,不管你眼下的境况多么不济,比如薪水微薄,面临失业等,只要银行里还有一笔储蓄就不足为虑,而假如你挣一文花一文,这时可就真要陷于绝境了,所以,只有储蓄才能使一个人在经济上真正独立起来。

  如果有人反对这一言论,则以下可能不是反对者观点的是( )

  A.有存款的人在境况不济时也会面临忧虑

  B.储蓄是衡量一个人在经济上独立与否的标准

  C.挣一文花一文的人在境况不济时也不会面临绝境

  D.没有储蓄的人也可以在经济上真正独立起来

  2.法律制度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战国时期魏国李悝制定了《法经》,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系统的封建成文法典。唐代在总结前代立法经验的基础上制定了《永徽律疏》,即《唐律疏议》。《永徽律疏》的完成标志着封建立法达到最高水平,成为中华法系法律制度的代表性法典,对后世及亚洲其他封建国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由此无法推出的是( )。

  A.《法经》的内容为唐代的立法所继承和发展

  B.《法经》是中国现存的最早的一部封建法典

  C.《永徽律疏》是中国古代法律制度的成熟之作,因此研究中华法系必须研读该法律

  D.《唐律疏议》代表了中国封建立法的最高水平,并对明清法律产生很大的影响

  3.一次竞赛中,王明、李峰、赵梅分别参加一门科目的考试,但不知道他们每人参加的是什么考试,只知道这三门考试科目是语文、数学、英语。另外还知道下面一些情况:

  (1)王明参加的考试全部用汉语答题;

  (2)参加英语考试的人是校长的儿子;

  (3)赵梅是女生,她向三人中参加数学考试的同学借了一支钢笔。

  由此可知,王明、李峰、赵梅参加的考试分别是( )

  A.数学、英语、语文

  B.语文、英语、数学

  C.英语、语文、数学

  D.数学、语文、英语

  4.某公司讨论在A、B、C、D等4处建立分公司的必要性。甲说:“分公司应建在A或D处。”乙说:“我不同意在A、D两处都建分公司。”丙说:“我经过调查确信,在A处建立分公司是非常不明智的想法。”后来事实证明,甲、乙、丙3人都说对了。

  据此,可以推出分公司的应建地点是( )。

  A.D处或B处

  B.A处或C处

  C.D处和C处

  D.A处或B处

  5.东坡市有关部门策划了一项“全市理想生活小区排列名次”的评选活动。方法是,选择十项指标,内容涉及小区硬件设施(住房质量、配套设施等)、环境卫生、绿化程度、治安状况、交通方便程度等。每项指标按实际质量或数量的高低,评以从1~10分之间某一分值,然后求得这十个分值的平均数,并根据其高低排出名次。

  以下各项都是上述策划具有可行性所必须假设的,除了( )。

  A.各项指标的重要性基本是均等的

  B.各项指标的测定,是可以较为准确地量化的

  C.各项指标测定数据所反映的状况,具有较长时间的稳定性

  D.若把指标内容作相应修改,则这种评选方法具有一般性,例如,可用于评“全市重点中学排列名次”

  答案与解析

       1.答案: B

  解析: 题干的结论是“只有储蓄才能使一个人在经济上真正独立起来”。A、C两项反对了题干论据,D项直接反对了题干结论。B项与题干观点相同。故答案选B。

  2.答案: B

  解析:

  第一步:抓住题干主要信息

  第一句话说明《法经》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系统的封建成文法典;第二句说的是唐代总结前代立法经验,制定《永徽律疏》,即《唐律疏议》。第三句说明《永徽律疏》的意义。

  第二步:分析题干信息,并结合选项得出答案

  由第一、二句可知,《永徽律疏》的制定,有一部分是总结、借鉴和发展了《法经》的内容,A项表述正确。由第二句可知,《法经》是中国第一部系统的封建成文发电,而非现存的最早的一部封建法典,B项表述有误。从第四句“中华法系法律制度的代表性法典”可知C项表述正确;《唐律疏议》是《永徽律疏》的另一种称法,从第四句可知,D项表述正确。A、C、D均能根据题干推出,故正确答案为B。

  3.答案: A

  解析:

  本题可用列表法解决。先列出表格,然后根据条件逐步推理,不可能的在相应的格中写“>0>”,可能的写“>1>”。根据条件>(1)>可知,王明不可能参加英语考试,就在相应一格中写“>0>”;由条件>(2)>可知,参加英语考试的是男生,而由条件>(3)>可知,赵梅是女生,所以赵梅也不可能参加英语考试,在相应格中也写“>0>”;于是可知,李峰参加了英语考试,在相应格中写“>1>”。

  据此依次推理,可得如下表格:

  

 

  所以,王明参加了数学考试,李峰参加了英语考试,赵梅参加了语文考试。因此,本题答案为>A>。

  4.答案: C

  解析:

  第一步:找突破口

  因为甲、乙、丙三人的说法都正确。

  第二步:看其他的话

  根据丙的说法,可推出没在A处建分公司。结合甲的话,没在A处建分公司,可推出分公司一定建在D处,此时也满足乙的话。

  第三步:结合选项判断正确

  题干中没有谈到B、C两处的情况,无法判断。四个选项中唯有A项和C项含有“D处”,而A项说的是“D处或B处”,即D处不一定会建分公司,因此排除A。故正确答案为C。

  5.答案: D

  解析:

  第一步:找到论点和论据

  本题论点是选择十项指标,内容涉及小区硬件设施(住房质量、配套设施等)、环境卫生、绿化程度、治安状况、交通方便程度等。每项指标按实际质量或数量的高低,评以从1~10分之间某一分值,然后求得这十个分值的平均数,并根据其高低排出名次,没有论据。

  第二步:判断加强方式

  本题只有论点,没有论据,所以需加强论点。

  第三步:逐一判断选项的作用

  A中各项指标的重要性均等,B中各项指标的测定可以准确地量化,C中各项指标测定数据所反映的状况稳定,三项均说明评选规则的可行性,加强论点;

  D中内容作相应修改用于其他方面与本次评选无关,属无关选项。

  综上,故正确答案为D。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