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公务员考试每日练习:定义判断(1月26日)
以下是安徽华图教育为大家整理的例题:
1.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是指由宪法所确认,作为中国公民所应当享有和履行的最起码的法律权利和义务。
依据上述定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基本权利表明公民的宪法地位,构成一个国家权利体系的基础
B.凡是宪法规定的基本权利,各级政府和社会都应该为其实现提供一切可能的条件,不得打折扣
C.张三年老体弱,膝下无子女,当地政府应该将其收进福利院颐养天年
D.丁某是某省流浪到北京的智障者,在北京流浪一年后,该省当地政府有义务将其接回老家
2.文化休克:是指势单力薄的族群或个体在优势文化中接受同化的过程中,由于新文化与母文化的巨大差异,人们面临进行重大调整、适应的压力,容易产生困惑、紧张、焦虑、过分敏感、情感不稳定、“思乡病”等消极体验,并且常常伴发心身性障碍。下列属于文化休克的是( )。
A.公司派小张出国学习一年。当其回国后,在生活和工作中一遇到挫折,就想起国外的好处和方便,心里产生消极情绪,变得沮丧和消沉
B.某学者发现女性土耳其移民多数有紧张感。其原因除疾病、职业、居住拥挤因素外,与她们长期夫妻分居、文化水平及宗教信仰、价值观念、生活方式与当地文化生活环境冲突、语言障碍等因素有关
C.前几年一名美国白人在匹兹堡枪杀数名少数族裔。据了解他是一名移民事务所的律师,一方面为许多外国人办理移民事务,另一方面又极度恐惧和仇恨这些外国人
D.小赵毕业后不顾家人阻拦放弃优厚的待遇毅然选择去西北边疆支教,由于环境的不适应,很快出现剧烈的高原反应,开始后悔自己做出的选择
3.强制医疗是指国家为避免公共健康危机,通过对患者疾病的治疗,以治愈疾病、防止疾病传播、维护公众健康利益,具有强制性、非自愿性、公益性的特点。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不属于强制医疗的是( )
A.在防治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过程中,对非典患者实施强制的隔离治疗
B.徐某好打抱不平,为邻居(残疾人)宅基地纠纷状告乡政府并“越级上访”,结果被关精神病院6年半
C.35某因吸毒产生幻听、精神障碍持刀挟持店老板,有关部门对其采取强制戒毒措施
D.冯某在精神病发病期间采用暴力方式对林某及其家属进行人身威胁,于是被送到医院
4.文化变迁是指由于族群社会内部的发展或由于不同族群之间的接触而引起的一个族群文化的改变。由于发明或借用而增添新的事物,由此导致旧事物丧失是一种文化变迁;由于生态环境及社会生活变化,在没有替代物的情况下有些文化因素自动消失,也属于文化变迁。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不属于文化变迁的是( )
A.拥有灿烂义化的庞贝古城在维苏威火山的大爆发中消失了
B.古代玛雅人和玛雅文化一起在历史长河中消亡了
C.随首英国的殖民与发展,英语成为许多亚洲国家的官方语言
D.由于汽车的出现,伦敦的出租马车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
5.实在判断:判断的简单形式,这里是肯定或否定地表明某一单个的事物的某种一般的性质(肯定判断:菊花是黄色的;否定判断:菊花不是黑色的)。
以下哪项不是实在判断?( )
A.月球绕着地球做圆周运动
B.月球不是恒星
C.月球是圆的
D.月球不是圆的
答案与解析
1.答案: A
解析:
第一步:抓住定义中的关键词
定义中强调“宪法所确认”、“最起码的法律权利和义务”。
第二步:逐一判断选项
公民的权利在某种条件下是不能行使的,如部分罪犯的政治权利会被剥夺,因此B项错误;宪法仅规定“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和“帮助安排聋、哑和其他有疾病的公民的劳动、生活和教育”,因此C项中的进福利院、D项中的接回老家并不是宪法所确认的公民必需享有的权利。因此正确答案为A。
2.答案: B
解析: 根据定义,文化休克产生的原因是“由于新文化与母文化的巨大差异”,B项符合定义。A、C、D三项的原因都不符合“由于新文化与母文化的巨大差异”,故而都不属于文化休克。因此,本题答案为B选项。
3.答案: B
解析:
强制医疗的定义要点是:①为避免公共健康危机;②强制性、非自愿性、公益性。A、C、D三项都符合定义。B项徐某并非是精神病,并没有危害公共健康,故不符合①②。故答案选B。
4.答案: C
解析: 题目问的是不属于文化变迁的是,题干定义中解释的文化变迁主要是弱势文化的逐步消失,ABD都属于。
5.答案: A
解析:
第一步:抓住定义中的关键词
关键词强调“肯定或否定”、“某一单个的事物”、“某种一般的性质”。
第二步:逐一判断选项
BD明显都是否定判断,属于实在判断,C是肯定判断,也属于实在判断,A中的月球绕着地球做圆周运动,不是月球的某种一般的性质,是描述一种现象或规律,不属于实在判断,故正确答案为A。
注释:实在判断中一般出现“是”这个判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