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备考资料

首页 > 军队文职 > 备考资料

2020军队文职专业科目备考:广播电视新闻(新闻学)

安徽华图 | 2020-03-10 09:51

收藏

  2020军队文职专业科目备考:广播电视新闻(新闻学)

  一、广播新闻

  1.广播新闻的传播特性

  传递通道的单一性;

  音响的现场感;

  传播过程的排他性;

  制作过程简单。

  2.广播电视新闻的社会功能

  (1)传播新闻,播报政令;

  (2)沟通监督,引导舆论;

  (3)交流信息,服务社会;

  (4)传授知识,丰富社会。

  3.广播媒体的发展趋势

  (1)广播的时效性强的特点被充分利用。

  (2)播出方式的变化——直播的广泛采用。

  (3)受众地位的提高。

  (4)频道专业化发展。

  4.我国广播界所设新闻节目有以下主要类型:

  (1)消息

  (2)现场报道

  (3)专稿

  (4)连续报道

  (5)系列报道

  (6)广播评论

  5.广播稿写作要求

  (1)选择适合于听的词

  (2)尽量使句子口语化

  (3)合理安排文本的结构

  6.广播语言

  (1)播音语言:指在写作广播稿件时使用的一种独特的专为口语传播而写作的语言,是用笔写下来的,但其目的是要读给人听的。

  (2)报道语言(解说语言):指没有完整广播稿件的情况下主持人通过谈话解说,讲述以第一人称方式进行新闻报道的语言,其目的是说给人听的。

  7.广播记者如何在采访中发挥媒介优势

  快速优势:提高采访效率,力争实现与事件发展同步或几乎同步进行采访,充分的访前准备。

  音响优势:运用精湛的录音技术采集现场事件发展中的典型音响,使人产生如身临其境的联想和感受。

  工具优势:电话、录音笔为广播记者采访提供了新的活动天地。

  8.伞形导语(软导语)

  第一句主要提示内容方向;第二句主要讲述核心事实

  9.音响报道

  运用新闻事物和人物自身声音进行报道的广播新闻形式,它一般是由实况音响与解说共同构成,是广播新闻的主要报道形式之一。

  10.字幕的应用形式和功能

  标题式字幕;插播式字幕;整屏字幕;注释性字幕。

  字幕的功能:综合视听读,强化对信息的记忆,利用字幕增加传递通道11.声画的组合方式

  声画合一:声音和画面同时针对同一新闻现象的表现形式。

  声画对位:声音与画面围绕同一主题,运用各自独立的表现形式进行有机的结合。

  二、电视新闻

  1.电视新闻采访的个性

  (1)现代的采集手段;

  (2)独有的采访形式:捕捉、真实感、人的活动;

  (3)形象画面的报道:屏幕意识;

  (4)特定的思维方式:蒙太奇;

  (5)综合的表现因素;

  (6)特殊的工作方式:协同。

  2.镜头的分类

  (1)固定镜头:是在拍摄一个镜头的过程中,摄影机机位拍摄方向和焦距都固定不变而被摄对象可以是静态的,也可以是动态的,它的核心是画面所依附的框架不动。

  (2)交代镜头:用来给被摄主体定位,交代其所处地点、运动方向的镜头。

  (3)主镜头(长镜头)。

  (4)反应镜头。

  (5)空镜头。

  (6)资料镜头。

  3.电视新闻稿写作的基本原则

  (1)文字稿相对完整;

  (2)较文字报道更加口语化;

  (3)文字稿要紧扣画面;

  (4)文字稿重叙事说理轻描写;

  (5)文字稿不仅要“解释”画面,更要深化画面内容;

  (6)画面的实证功能。

  4.电视新闻消息的写作

  导语的类型:概括式、议论式、提问式、引导式、描写式电视新闻消息写作时应注意的问题

  突出新闻事件的时效性;交代新闻事件的背景因素;突出主要新闻信息,确定报道的角度、方向和主题;帮助画面突出新闻报道的现场感。

  5.现场报道

  它是广播记者在新闻事件发生的现场一边观察、一边叙述、一边采录的一种报道形式现场

  报道的题材选择

  有一定素质的现场音响;场面集中;新闻事实发展的时间持续过程较短;事件本身很有意义

  进入现场前的准备工作

  (1)构思报道提纲:对于突发性事件,可以根据自己的经验和预感,迅速勾勒一下这次报道关注点应该在哪;

  (2)与事件有关的专业知识;

  (3)事先熟悉事件发生地的现场环境。

  现场报道的语言

  (1)符合时空要求。

  (2)要有场面和色彩感。

  (3)要有节奏感。

  (4)调动听众全部感官。

  现场报道中记者的作用

  (1)记者不必拘泥于面面俱到而不知所措。

  (2)记者的报道角度:记者的现场空间位置、记者的报道意图。

  (3)记者的现场感觉。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