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军队文职专业科目备考: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政治学)
一、思想政治教育发生的根源
思想政治教育的产生,深深地根植于人类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价值活动的内在需要之中,是人类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价值活动发展的必然产物。思想政治教育的发生是在各种要素的交互作用中,在各种矛盾的推动下,遵循一定规律性的过程。
二、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演进
1.古代社会的思想政治教育
(1)中国古代社会的思想政治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的雏形---奴隶社会的形成。夏商时期,伦理与军事方面的教育。西周时代,在政治制度上实行宗法制,核心是嫡长子继承权。春秋末期,儒家礼教思想,用所谓的“三纲五常”来规范人们的言行,处理人际关系。宋明时期,用礼学“存天理、灭人欲”,“天赋王权”,“君权神授”等理论系统论证了封建制度的合理性与绝对性。封建统治者将道德教育政治化、法律化,把忠君与孝亲相结合,提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2)国外的思想教育
在国外,主要是欧洲,古希腊在公元前5至4世纪,已经十分注意对奴隶和自由民进行思想政治控制。
2.近现代社会的思想政治教育
马克思恩格斯成功地将“正义者同盟”改造成为“共产主义同盟”的实践,是科学共产主义理论与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又为进一步开展无产阶级的思想政治教育奠定了组织基础。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决定性力量,教育者必须先受教育的思想,说明人民群众是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主体。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内容就是使人民群众认识自己的根本利益所在,使人民群众团结起来,学会自己教育自己,自己解放自己。
三、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政治教育
1.党的思想教育的历史发展
关于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史发展阶段划分的几种不同观点,在国内学术和理论界有不同见解,大致归纳有两种观点:第一种观点是按历史的线索划分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史的发展阶段;第二种观点是从思想政治教育本身的发展规律,即创立、成熟、发展来划分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阶段。
五四前后中国社会各阶级所宣传的思想政治主张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思想政治主张:反复宣传三民主义,批判封建道德,提倡自由、平等、博爱的道德观。
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系统介绍马克思主义学说:李大钊《法俄革命之比较观》阐述了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伟大意义;《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克主义的胜利》是人类生活中的新纪元,使世界革命的胜利,是人类觉醒的新纪元;《我的马克思主义观》比较系统地、完整地介绍了马克思主义学说。
党的初创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方式:各地共产主义小组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国共产党一大到五大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论述及有关措施。
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创建革命根据地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党的独创性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创立;红军战略转移过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抗日战争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党的抗日主张宣传教育;抗日根据地建设中的思想政治教育。
八路军、新四军的思想政治教育:抗日根据地建设中的思想政治教育。
解放战争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争取和平民主、准备自卫战争阶段的思想政治教育;自卫战争思想政治教育;迎接革命新高潮阶段的思想政治教育;战略决战和夺取全国胜利阶段的思想政治教育。
2.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优良传统
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优良传统主要有以下内容: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武装人们头脑的传统;实事求是传统;平等待人的民主传统;紧紧围绕党的中心任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传统;以身作则的传统;群众路线的传统;全党动手做好思想政治工作,齐抓共管的传统。
3.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重大成果
中共一大标志我党思想政治教育正式产生,中共二大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论述和措施,党的三大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论述和措施,党的四大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论述和措施,党的五大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论述和措施。三湾改编是党的独创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开端。《古田会议决议》标志着党的独创性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创立《古田会议决议》是人民军队建设史上的一个里程碑,也是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纲领性文献,从理论和实践上奠定了人民军队政治工作的基础,成为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形成的标志。延安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共产主义思想教育:号召全党学习马列主义,延安整风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