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军队文职备考汉语言文学(多选)练习题(试题练习20)
1.根据文学创造的主客体关系和文学作为意识形态对现实的不同反映方式,可以把《桃花源记》《白鹿原》《变形记》分为( )等类型。
A.理想型文学 B.现实型文学 C.抽象型文学 D.象征型文学 E.浪漫型文学
2.大众文化文本与高雅文化文本不同,它的主要特征有( )。
A.信息和受众的大量性
B.故事的类型化
C.文体的流行性
D.观赏的日常性
E.文体的模式
3.在具体的文学阅读活动中,“期待视野”主要包括( )。
A.文体期待
B.形象期待
C.结构期待
D.意蕴期待
E.求知期待
4.批评者的主体条件是多方面的,主要应具备( )等能力和素质。
A.审美感受力
B.理性分析能力
C.文学史眼光
D.批判思维
E.创新能力
5.《诗经》在先秦时期的作用有( )。
A.祭司时奏唱
B.宴飨时奏唱
C.教育的课本
D.精通者可立为博士学官
E.外交时赋诗言志
1.【答案】ABD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文学概论并选正确选项。
第二步,根据文学创造的主客体关系和文学作为意识形态对现实的不同反映方式,把文学分为现实型、理想型和象征型文学三种类型。现实型文学是一种侧重以写实的方式再现客观现实的文学形态,比如《白鹿原》;理想型文学是一种侧重以直接抒情的方式表现主观理想的文学形态,比如《桃花源记》;象征型文学是一种侧重以暗示的方式寄寓审美意蕴的文学形态,比如《变形记》。
C项:文学概论中并没有“抽象型文学”的分类,无中生有。
E项:文学概论中并没有“浪漫型文学”的分类,无中生有。
因此,本题选ABD。
2.【答案】ABCDE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文学概论并选正确选项。
第二步,大众文化文本是工业化和都市化以来运用大众传播媒介传输、注重满足普通市民的日常感性需要的一种文化文本。其主要特征是:信息和受众的大量性;文体的流行性和模式化;故事的类型化;观赏的日常性;效果的愉悦性。比如我们大家熟悉的武侠小说,有这么一句概括的语言:“不是美女爱英雄,就是奸臣害忠良。”武侠小说往往构成了一种流行性的叙事模式,故事类型化,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消遣愉悦之作。
高雅文化文本的特点是:语言形式创新、社会关怀,个性化趣味。
因此,本题选ABCDE。
3.【答案】ABD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文学概论并选正确选项。
第二步,在文学阅读之先及阅读过程中,作为接受主体的读者,基于个人与社会的复杂原因,心理上往往会有既成的思维指向与观念结构。读者这种据以阅读文本的既定心理图式,叫作阅读经验期待视野,简称期待视野。在具体的文学阅读活动中,这种期待视野主要呈现为文体期待、形象期待与意蕴期待这样三个层次。
C项:文学概论中并没有“结构期待”,无中生有。
E项:文学概论中并没有“求知期待”,无中生有。
因此,本题选ABD。
4.【答案】ABC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文学概论并选正确选项。
第二步,作为一名文艺批评者,应具有审美感受力、理性分析能力和文学史眼光。
因此,本题选ABC。
5.【答案】ABCE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古代文学史并选正确选项。
第二步,《诗经》在先秦时代的作用主要有三个:祭祀、宴飨时奏唱;外交场合言谈应对的辞令;作为教育的课本。
D项:精通者可立为博士学官应是《诗经》成为考试科目之后所起的作用,应在汉之后,不是先秦时期《诗经》的作用。
因此,本题选AB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