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每日一练

首页 > 国家公务员考试 > 备考资料 > 每日一练

2021年国考公共基础知识每日一练及解析:10月17日

安徽华图 | 2020-10-17 13:17

收藏

  2021年国考公共基础知识每日一练及解析:10月17日

  1.过去,为解决吃饭问题,曾经大面积毁林开荒。今天,为治理水土流失,防止沙化,我国抓住当前农产品相对充裕的有利时机,有计划地退耕还林还草。这表明( )。

  A.必须对农业进行结构调整

  B.我国已完全解决了吃饭问题

  C.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D.解决水土流失已是我国经济建设的中心

  2.协调发展,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 )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

  A.社会与人

  B.人与自然

  C.人与经济

  D.经济与环境

  3.我国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和对外开放的哲学依据是( )。

  A.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辩证关系原理

  B.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

  C.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辩证关系原理

  D.内因和外因辩证统一的原理

  1. A【解析】从毁林开荒到退耕还林,标志着我国的农业生产方式已经逐渐由低效低产的粗放式经营向高效高产的集约化经营方式转变,这意味着我国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B选项说法错误,我国是人多地少的国家,耕地资源一直只能满足基本口粮,C选项说法正确,但与题干无关,D选项说法错误,把环保事业和经济建设混为一谈,故选A。

  2. B【解析】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的“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新要求,是新一届党中央领导集体对发展内涵、发展要义、发展本质的深化和创新,蕴含着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均衡发展、可持续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故选B。

  3. D【解析】“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意味着我国的发展主要是依靠自己本国的力量,体现了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对外开放”则体现了我国在发展进程中也离不开和世界其他地区的联系,体现了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故选D。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