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每日一练

首页 > 国家公务员考试 > 备考资料 > 每日一练

202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经济常识题(10月19日)

安徽华图 | 2020-10-19 18:37

收藏

202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经济常识题(10月19日)

  1.

  由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引起的商品相对价格的变动,进而由商品的相对价格变动所引起的商品需求量的变动,称为( )。

  A.挤出效应

  B.替代效应

  C.收入效应

  D.外部效应

  2.

  以下哪项最不可能是政府实施最低价控制的原因?( )

  A.避免价格上的恶性竞争

  B.保护某行业的收入

  C.避免某些商品出现短缺

  D.防止垄断行业索取高额利润

  3.

  陈某是某控股公司员工,且持有本公司的一些股票。年底获3万元股息收入,这3万元属于( )。

  A.资本要素获得的收入

  B.技术要素获得的收入

  C.按劳分配获得的收入

  D.经营获得的收入

  4.2013年12月10日至13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提出了2014年经济工作的六大主要任务,下列不属于这六大任务的是:

  A.切实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B.着力防控债务风险

  C.积极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D.完善基本公共服务

  5.

  针对商品价格违法事件频繁发生的状况,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决定在全国统一开通价格举报电话“12358”。全国开通价格举报电话,政府运用的宏观调控手段是( )。

  A.经济手段

  B.舆论手段

  C.行政手段

  D.法律手段

  答案与解析1.答案: B

  解析:

  一种商品价格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需求量变动的总效应可以被分解为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两个部分,即总效应=替代效应+收入效应。

  其中,由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引起的实际收入水平变动,进而由实际收入水平变动所引起的商品需求量的变动为收入效应。

  由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引起的商品相对价格的变动,进而由商品的相对价格变动所引起的商品需求量的变动为替代效应。

  收入效应表示消费者的效用水平发生变化,替代效应则不改变消费者的效用水平。故本题正确答案为 B。

  本题相关知识点:

  挤出效应指一个相对平面的市场上,由于供应、需求有新的增加,导致部分资金从原来的预支中挤出,而流入到新的商品中。

  外部效应指在实际经济活动中,生产者或者消费者的活动对其他生产者或消费者带来的非市场性影响。这种影响可能是有益的,也可能是有害的,有益的影响被称为外部效益,外部经济性,或正外部性;有害的影响被称为外部成本外部不经济性,或负的外部性。养蜂人的到来增加了果园的产量,反过来果园的扩大又会增加养蜂人的收益。这就是正外部效应。一个工厂污染了水源,对下游的居民和河中的鱼类造成了损害。这就是负外部效应。

  2.答案: D

  解析:

  最低的价格控制也称为最低限价,它是政府制定的高于市场价格的限制价格,不允许市场价格跌至这一最低限价。政府实施最低价控制,主要出于以下原因:⑴保护某行业的收入。⑵避免价格上的恶性竞争。⑶避免某些商品可能出现的短缺。ABC三项均正确,不选。

  相反,最高价格又称最高限价,是政府制定的低于市场均衡价格的限制价格,政府不允许市场价格涨至该限价。政府采取最高价格的目的主要是出于公平的考虑,限制某些行业的发展,防止一些垄断行业索取高额利润。故D项是最高限价的原因,符合题意。

  3.答案: A

  解析:

  资本要素指通过直接或间接的形式投入最终产品和劳务生产过程的中间产品和金融性资本,主要有债权人取得的利息收入、股息分红、债券、股票交易收入等。故正确答案为A。

  4.答案: D

  解析:

  2013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2014年经济工作的六大主要任务, 一、切实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二、大力调整产业结构。三、着力防控债务风险。四、积极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五、着力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六、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5.答案: C

  解析:

  >国家宏观调控>的手段分为:经济手段,行政手段,法律手段和经济手段。>行政手段是指政府采取强制性的命令、指示、规定等行政方式来调节经济活动>,以达到宏观调控>目标的一种手段。在全国开通举报电话的行为是政府的行政行为。故正确答案为C。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