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行测辅导

首页 > 国家公务员考试 > 备考资料 > 行测辅导

202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练习:资料分析(11月5日)

安徽华图 | 2020-11-05 14:41

收藏

202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练习:资料分析(11月5日)

  据统计,2012年第一季度,上海市签订外商直接投资合同项目688项,比去年同期下降10.5%;签订外商直接投资合同金额52.75亿美元,增长11.9%;实际到位金额33.26亿美元,增长29.2%。

  另外,一季度,与上海市签订外商直接投资合同的国家(地区)共57个。其中,与中国香港签订合同金额达24.2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1.4%,占全市合同金额的45.9%,居签约个国家(地区)的首位;美国合同金额7.3亿美元,下降45.3%,居第二位;日本合同金额4.77亿美元,增长39.5%,居第三位,其他合同金额超亿美元的国家(地区)还有毛里求斯、新加坡、英属维尔京群岛和荷兰,其合同金额分别为3.24亿美元、2.91亿美元、2.22亿美元和1.14亿美元。

  作为聚集、整合和辐射优质生产要素的平台和载体,上海总部经济集聚区建设稳步发展。截至2012年3月末,上海市跨国公司地区总部达到370家,其中一季度新增17家;外资投资性公司达到248家,新增8家;外资研发中心达到341家,新增7家。

  1.1.

  2012年第一季度,与上海签订外商直接投资合同金额不足1亿美元的国家(地区),其合同金额总占比为( )。

  A.大于15%

  B.不足10%

  C.不足15%

  D.不足12%

  1.2.

  2012年第一季度,与上海市签订外商直接投资合同的金额比重达5.5%以上的国家(地区)个数为( )。

  A.4个

  B.5个

  C.6个

  D.7个

  1.3.

  2012年第一季度,上海市跨国公司总部、外资投资性公司及外资研发中心等企业数量增加了( )。

  A.5.78%

  B.4.56%

  C.3.45%

  D.3.13%

  2009年末,我国就业人员总量达到77995万人,比2005年末增加了2170万人。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镇吸纳就业的能力增强,促进了乡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的转移。2005年到2009年,城镇就业人员总量由27331万人增加到31120万人;城镇就业人员占全国就业人员的比重从36.0%上升到39.9%。乡村就业人员总量由48494万人减少到46875万人。

  我国第一产业就业人员2005年33970万人,2009年减少到29708万人;第二产业就业人员2005年18084万人,2009年增加到21684万人;第三产业就业人员2005年23771万人,2009年增加到26603万人。

  2009年末,城镇私营个体就业人员为9789万人,比2005年增加了3553万人。“十一五”时期的前四年,城镇非公有制经济共吸纳就业4947万人,年均增加超过1200万人。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成为缓解城镇就业压力,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的重要途径。

  2.1.2009年末与2005年末比,我国第二产业人员年均增加( )。

  A.720万人

  B.708万人

  C.566.4万人

  D.900万人

  2.2.2009年我国一、二、三产业就业人员的结构比例为( )。

  A.44.1∶27.8∶28.1

  B.38.1∶27.8∶34.1

  C.44.8∶23.1∶31.4

  D.39.6∶27.2∶33.2

  2.3.我国2005年城镇私营个体就业人员占就业人员的比重为( )。

  A.6.3%

  B.12.6%

  C.18.1%

  D.8%

  2.4.从2005年到2009年,我国就业人数增加最快的是( )。

  A.第一产业就业人员

  B.乡村就业人员

  C.城镇非公有制经济就业人员

  D.城镇就业人员

  2.5.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从2005年到2009年,非公有制经济就业人员大幅回落

  B.从2005年到2009年,我国城镇就业人员增长速度小于城镇私营个体就业人员增长速度

  C.从2005年到2009年,我国一、二、三产业的就业人员均为持续增加

  D.从2005年到2009年,我国一、二、三产业的就业人员均为持续下降

  总体看来,2004年世界各国的石油探明储量基本变化不大。但是由于 BP公司修正了前苏联、哈萨克斯坦、伊朗、利比亚和苏丹等国的数据,特别是哈萨克斯坦从12亿吨修正到54亿吨,从而使各国在全球石油储量分布中所占的比例发生了一些变化。尽管如此这并没有影响到欧佩克在全球石油储量中的地位,其石油储量约占全球的74.9%。若从地区来看,中东石油资源最为集中,占全球的61.7%,其中仅沙特阿拉伯就达22.1%,占世界石油储量的1/5以上,其次是伊朗(11.1%)、伊拉克(9.7%)、科威特(8.3%)和阿联酋(8.2%)。在中南美地区、石油储量最多的委内瑞拉(占世界的6.5%)在该地区占有4/5的石油资源。在欧洲及前苏联地区,修正后前苏联的石油储量占世界的6.1%,哈萨克斯坦占世界的3.3%, 其后是挪威(0.8%)和阿塞拜疆(0.6%)。在非洲,修正后利比亚所占的份额达到了3.3%,其次是尼日利亚(3.0%)阿尔及利亚(1.0%),苏丹修正后也从0.1%升高到了0.5%。北美三国、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的石油储量份额分别为2.5%、1.4%和1.2%。在亚太地区,石油储量最多的是中国,占世界的1.4%,其次是印度、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均在0.4%~0.5%之间。2004年世界石油产量达38.68亿吨,比上年增长了4.5%。欧佩克的产量增长了7.7%达到15.88亿吨,从而继续赢得市场份额。伊拉克(增长了50.8%)和委内瑞拉(增长了13.8%)的供应有所反弹,但仍低于先前的最高水平。沙特阿拉伯的产量达到5.06亿吨,增长了3.7%,创历史新高。中东其他产油国产量也分别有所提高。伊朗增长了2.3%,达到2.03亿吨;阿联酋增长了5.2%,达到1.26亿吨;科威特增长了8.7%,达到1.20亿吨。俄罗斯也比上年增长了8.9%,达4.58亿吨。而美国由于墨西哥湾飓风的影响,产量下降了2.5%,但仍达3.30亿吨,排名其后的是伊朗和墨西哥(1.91亿吨)。石油产量居世界第六位的是中国,达1.75亿吨。

  3.1.  

  A.

  B.

  C.

  D.

  3.2.

  关于石油储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因部分国家的数据作了修正,2004年世界各国石油探明储量发生了很大变化

  B.由于委内瑞拉的石油储量占4/5,因此其石油储量比仅占1/5的沙特阿拉伯多

  C.中南美地区的石油储量约占世界的8.12%

  D.从2004年的数据来看,美国的石油储量低于中国

  3.3.

  下列哪个图形阴影部分的比例可以近似表示中东五国(沙特阿拉伯、伊朗、伊拉克、科威特和阿联酋)石油储量占世界石油储量的份额( )。

  A.

  B.

  C.

  D.

  3.4.

  2003年阿联酋的石油产量比科威特( )。

  A.高

  B.低

  C.一样

  D.无法判断

  3.5.

  关于石油产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2004年伊拉克石油产量有较高的增长

  B.2004年俄罗斯的石油产量位列世界第一

  C.除沙特和伊朗外,2004年中国石油产量分别比阿联酋和科威特的石油产量高

  D.尽管2004年美国石油产量下降,但仍在世界上排为第三大产油国

  2002年某省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为8988元,比1995年增加2735元,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35.8% ,年均增长5.1%。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002年为2825元,比1995年增长570元,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23.2% ,年均增长3.0%。

  城镇居民人均用于食品支出由1995年的3003元提高到2002年的3460元,增加457元。2002年农民人均食品消费为1345元,比1995年增长9.5%。

  城镇居民人均衣着消费由1995年的422元,增加到2002年的491元,农村居民人均用于衣着消费为108元,比1995年的91元增长18.7%。

  2002年城镇居民人均居住消费986元,比1995年的661元增长49%,人均住房使用面积为24.5平方米,比1995年增长16.6%。农村居民2002年人均用于居住消费441元,比1995年增长27.7%;人均住房面积24.1平方米,增长15.5%。

  城镇居民用于交通和通讯支出比重由1995年的6.3%上升到2002年的14.2%,人均支出额由1995年的396元增加到2002年的1273元,增长2.2倍,平均每年以18.2%的速度递增。2002年农村居民人均交通通讯费251元,比1995年的82元增长2.1倍。

  城镇居民用于娱乐文教人均支出额由684元增加到1386元,增长1倍多,年均递增10.6%。在医疗保健支出方面,城镇居民人均用于医疗保健的支出额不断增加,由1995年的205元增加到2002年的501元,增长1.4倍,年均增幅达13.5%;农村居民人均用于文化教育娱乐的总支出1995年为245元,2002年为302元,增长23.4%。农村居民人均医疗保健消费支出1995年为68元,2002年为117元,增长72%,年均增长8.1%。

  4.1.

  下列消费额占总消费支出的比重,哪一消费领域农村高于城市?( )

  A.衣着消费

  B.交通通讯支出

  C.医疗保健支出

  D.住房消费

  4.2.

  由以上资料可以得到,从1995年到2002年,城镇居民用于衣着消费的比重( )。

  A.增加了5.2个百分点

  B.增加了2.5个百分点

  C.减少了1.3个百分点

  D.减少了1.0个百分点

  4.3.

  由以上资料可以看出,从1995年到2002年,虽然城乡居民消费水平均有明显改善,但城乡差别却进一步扩大,这可以由以下哪一项说明( )。

  A.2002年,城镇居民人均用于食品支出为3460元,而农民只有1345元

  B.从1995年到2002年,城镇居民居住消费额增长速度比农村居民要快

  C.从1995年到2002年,城镇居民用于交通和通讯支出比重的上升速度比农村居民要快

  D.从1995年到2002年,城镇居民食品消费比重下降速度比农村居民要快

  4.4.

  根据原文,下列哪一消费领域的差距最可能是导致城乡居民的恩格尔系数(食品消费占总消费支出的比重)进一步扩大的原因?( )

  A.衣着消费

  B.居住消费

  C.交通和通讯支出

  D.娱乐文教支出及医疗保健支出

  4.5.

  根据原文,下列哪一项不是导致城乡居民消费差距进一步拉大的原因?( )

  A.农村居民比城镇居民有更浓重的传统节俭消费观念和习惯,比城镇居民的消费更加谨慎

  B.农村居民消费环境及消费条件较差

  C.大量农民进城务工

  D.近几年农产品价格持续下降,使农民收入增长缓慢

  根据以下资料,完成各题。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2009年4月份中国汽车产销数据显示,在其他国家汽车销售进一步疲软的情况下,国内乘用车销量却持续上升,当月销量已达83.1万辆,比3月份增长7.59%,同比增长37.37%。

  乘用车细分为基本型乘用车(轿车)、多功能车(MPV)、运动型多用途车(SUV)和交叉型乘用车。其中,轿车销量比三月份增长8.3%,同比增长33.04%;MPV销量比3月份下降3.54%,同比下降4.05%;SUV销量比3月份增长19.27%,同比增长22.55%;交叉型乘用车销量比3月份增长3.62%,同比增长70.66%。轿车、MPV、SUV、和交叉型乘用车销量占4月份乘用车总销量的比重分别为71%、2%、6%和21%。

  5.1.

  与上年同期相比,2009年4月份乘用车销量约增长了多少万辆?( )

  A.13.2

  B.22.6

  C.31.1

  D.40.4

  5.2.

  2009年3月份轿车销量约为多少万辆?( )

  A.64

  B.59

  C.54

  D.50

  5.3.

  2008年4月,SUV销量比MPV销量约( )。

  A.少2.3万辆

  B.多2.3万辆

  C.少3.4万辆

  D.多3.4万辆

  5.4.

  关于2009年3月份各种车型销量在总销量中所占比重的描述,以下正确的是( )。

  A.交叉型乘用车低于21%

  B.SUV超过6%

  C.MPV超过2%

  D.轿车超过71%

  5.5.

  关于2009年4月乘用车销量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轿车销量比上年同期增加了20万辆以上

  B.SUV车型销量占乘用车总销量比重比上月有所下降

  C.MPV车型当时不受市场追捧

  D.同比增长率最高的是交叉型乘用车

  答案与解析1.1.答案: C

  解析:

  2012年第一季度,与上海签订外商直接投资合同金额超过1亿美元的国家(地区)的总金额占比为45.9%+(7.3+4.77+3.24+2.91+2.22+1.14)/52.75≈45.9%+(7+5+3+3+2+1)/50=45.9%+21/50=45.9%+42%=87.9%,故不足1亿美元的国家,其合同金额占比为1-87.9%=12.1%,故正确答案为C。

  1.2.答案: B

  解析:

  2012年第一季度,与上海市签订外商直接投资合同的金额比重达5.5%以上,即签订金额大于52.75×5.5%≈52.8×0.055=2.64+0.264=2.904(亿美元),通过分析,符合的有中国香港、美国、日本、毛里求斯和新加坡,总共5个国家,故正确答案为B。

  1.3.答案: C

  解析:

  根据材料可得,一季度新增加企业数为17+8+7=32,故可得32÷(370+248+341-32)=32÷927≈31÷900≈3.44%,C最接近,故正确答案为C。

  2.1.答案: D

  解析: 根据题意可知,2009年末与2005年末相比,我国第二产业人员年均增加

==900(万人)。因此本题答案为D选项。

  2.2.答案: B

  解析: 2009年我国第一产业就业人员在我国就业人员总量中的比重约为

×100%,首位只能商3,排除A、C;B、D两项具有一定差距,因此可做估算为≈
×100%≈38.5%,观察选项,与B选项最接近。因此,本题答案为B选项。

  2.3.答案: D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2005年城镇私营个体就业人员占就业人员的比重约为

×100%≈
×100%,首位只能商8,排除A、B、C。因此本题答案为D选项。

  2.4.答案: C

  解析:

  根据题意可知,从2005年到2009年第一产业就业人员和乡村就业人员都是负增长,所以排除A、B选项。城镇就业人员分为城镇公有制经济就业人员和非公有制经济就业人员,其中城镇非公有制经济就业人员增加4947万人,而城镇就业人员增加31120-27331=3789(万人),说明公有制经济就业人员应该是减少的。因为城镇就业人员的增长率是介于公有制经济增长率和非公有制经济增长率之间的,公有制的是负值,所以非公有制经济就业人员增长率>城镇就业人员增长率>公有制经济就业人员增长率。因此,本题答案为C选项。

  整体的增长率是介于两个部分增长率之间的。

  2.5.答案: B

  解析: A选项,根据材料“城镇非公有制经济共吸纳就业4947万人,年均增加超过1200万人。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成为缓解城镇就业压力,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的重要途径”可知,非公有制经济就业人数大幅回落的说法错误,A选项错误;

  B选项,根据题意可知,从2005年到2009年我国城镇就业人员增长速度约为

,而城镇私营个体就业人员增长速度约为
=
,比较
的大小,两个分数的分子差不多大,但是 分母为
3倍多,所以
,B选项正确。

  C选项,根据题意,从2005年到2009年第一产业就业人员呈下降趋势,C选项错误;

  D选项,根据题意,从2005年到2009年二、三产业就业人员呈上升趋势,D选项错误;

  因此,本题答案为B选项。

  3.1.答案: D

  解析:  

  3.2.答案: C

  解析:

  A项明显错误,材料首句就指出“世界各国石油探明储量变化不大。”;B项错误,委内瑞拉的石油储量占南美地区的4/5,占世界的6.5%,低于沙特阿拉伯的1/5;D项错误,美国和中国的石油储量均占世界的1.4%。C项正确,中南美地区石油储量占世界的6.5%÷(4/5)≈8.12%。故正确答案为C。

  3.3.答案: C

  解析:

  中东五国>(沙特阿拉伯、伊朗、伊拉克、科威特和阿联酋)的石油储量分别占世界的22.1%、11.1%、9.7%、8.3%和8.2%,相加等于59.4%。也可根据估算,结果在60%左右,故正确答案为C。

  3.4.答案: A

  解析:  

  3.5.答案: B

  解析:

  A项正确,2004年伊拉克石油产量增长了50.8%;B项错误,2004年俄罗斯石油产量为4.58亿吨,低于沙特阿拉伯的5.06亿吨;C项正确,中国石油产量为1.75亿吨,阿联酋和科威特分别为1.26和1.20亿吨;D项正确,2004年世界第一大产油国为沙特阿拉伯,产量5.06亿吨,第二为俄罗斯,产量4.58亿吨,第三为美国,产量3.30亿吨。故正确答案为B。

  4.1.答案: D

  解析:  

  4.2.答案: C

  解析:  

  4.3.答案: D

  解析:

  恩格尔系数(食品消费占总消费的比重)越小说明消费水平越高。

  所以正确答案为D。

  4.4.答案: D

  解析:

  根据资料,城镇在娱乐文教上的支出增长了1倍多,在医疗保健上的支出增长了1.4倍,而农村分别是23.4%与72%,可以看出,城镇较农村在娱乐文教与医疗保健上的消费支出增长很快,从而挤占了食品消费在总消费支出的比重。

  所以正确答案为D。

  4.5.答案: C

  解析:

  资料没有提到农民工进城务工对城乡居民消费差距进一步拉大所起的作用。

  所以正确答案为C。

  5.1.答案: B

  解析:  

  5.2.答案: C

  解析: 

  5.3.答案: B

  解析:  

  5.4.答案: C

  解析:

  交叉型乘用车3月份增长率为3.62%,而汽车总销量增长率为7.59%,部分的增长率小于总体的增长率,所以比重下降,即4月份下降到了21%,所以3月份一定高于21%,即A错误;

  同理,SUV3月份增长率为19.27%,高于汽车总销量增长率,所以比重上升,即4月份上升到了6%,所以3月份一定不到6%,即B错误;

  同理,MPV3月份增长率下降3.54%,低于汽车总销量增长率,所以比重下降,即4月份下降到了2%,所以3月份一定超过2%,即C正确;

  同理。轿车3月份增长率为8.3%,高于汽车总销量增长率,所以比重上升,即4月份上升到了71%,所以3月份一定不到71%,即D错误。

  综上,故正确答案为C。

  5.5.答案: A

  解析: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