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每日一练

首页 > 国家公务员考试 > 备考资料 > 每日一练

2021年国考每日一练:逻辑填空<11.11>

安徽华图 | 2020-11-11 09:12

收藏

  2021年国考每日一练:逻辑填空<11.11>

  接下来完成1--3题!

  1.定义的使命是抽象、概括出某类事物的本质特征。当定义概括不了时,本应修正定义,而有人却常常“开除”那些概括不了的同类事物,以维护定义的纯洁性,这无疑是________。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指鹿为马

  B.削足适履

  C.自欺欺人

  D.掩耳盗铃

  2.读书时对感兴趣的东西深钻细研,无疑有助于我们更全面、系统、深入地了解这些东西。但不感兴趣的东西,有的也可能恰恰是我们所________的。这不仅因为兴趣本身有一定的局限性,而且因为在特定领域浸染日久,往往会________这种兴趣,形成越不感兴趣越排斥的恶性循环,导致短板更短。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需要 泛化

  B.忽视 僵化

  C.欠缺 固化

  D.提倡 弱化

  3.胡适曾经提出这样一个观点:大胆地假设,小心地求证。这句话很好地概括了科学研究的两个基本步骤:首先要能________,不断提出新的问题、新的想法;之后要能对提出的假说做严格的论证或实验________。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去粗取精 言之成理

  B.不拘一格 革故鼎新

  C.吐故纳新 有的放矢

  D.标新立异 去伪存真

  参考答案与解析:

  1.B【解析】与文段中“‘开除’那些概括不了的同类事物,以维护定义的纯洁性”对应,B项“削足适履”的“削”字恰好体现出“开除”之意,而“履”则为纯洁的定义。故基本锁定答案为B。A项“指鹿为马”比喻故意颠倒黑白,混淆是非;C项“自欺欺人”指欺骗自己,也欺骗别人;D项“掩耳盗铃”比喻自己欺骗自己,明明掩盖不住的事情偏要想法子掩盖。这三个词语所表达的意思与“开除”这一行为不相符,可排除。

  2.C【解析】第一空,根据“越不感兴趣越排斥的恶性循环,导致短板更短”可知,我们不感兴趣的往往会成为我们的“短板”,与之对应,C项“欠缺”最为恰当。第二空验证,对应前文“在特定领域浸染日久”,“泛化”与“弱化”均不合文意,B项“僵化”程度过重,C项“固化”符合文意。

  3.D【解析】第一空与前文“大胆地假设”和后文“不断提出新的问题、新的想法”对应,排除A项“去粗取精”。第二空根据“做严格的论证或实验”,选D项“去伪存真”。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