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备考资料

首页 > 遴选公选 > 备考资料

【2020议论文写作】节日防腐拒变不能喘口气歇歇脚

安徽华图 | 2020-11-25 15:23

收藏

  【2020议论文写作】节日防腐拒变不能喘口气歇歇脚

  【导读】今年,“十一”假日与中秋双节叠加。赶在节日前夕,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对6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典型问题进行公开曝光。这些案例涉及违规吃喝、违规收受礼品礼金、违规发放津补贴、违规使用公车、违规操办婚宴、违规公款旅游等多种情形,反映了节日期间踩踏纪

  今年,“十一”假日与中秋双节叠加。赶在节日前夕,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对6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典型问题进行公开曝光。这些案例涉及违规吃喝、违规收受礼品礼金、违规发放津补贴、违规使用公车、违规操办婚宴、违规公款旅游等多种情形,反映了节日期间踩踏纪律红线的突出问题。

  常言道,廉不廉看过年,清不清看过节。然而,截至9月27日,今年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通报曝光的152起违规收送名贵特产和礼品礼金典型案例显示,春节、端午、中秋、国庆等重要节日仍是违规收送名贵特产和礼品礼金问题数量的“波峰”。其中,发生在春节、中秋假期的问题最多。中央纪委国家监委此次通过通报案例再次释放执纪必严、违纪必究的强烈信号,进一步印证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是长期有效的铁规矩、硬杠杠,必须保持定力,寸步不让。

  节日违纪问题,常出在“感情投资”上。如今,随着《基层工会经费收支管理办法》贯彻实施,发放“节日福利”已进入制度轨道,底线红线问题越发清晰可辨。借着走亲串友、迎来送往的机会,一些单位和个人看起来是“感谢”上司、“回馈”同事,实则是左右逢源、上下通吃,大行送礼行贿之实。更有甚者把节日当作收紧人情网络、乘机敛财的机会。随之而来的是跟风送礼、盲从攀比,一方政治生态被扰动。譬如,在此次被通报的李侃违规收受礼品与消费卡、违规接受宴请一案中,吃吃喝喝被当作同事友谊,人情往来演变成了“舌尖上的腐败”。

  从对歪风邪气见怪不怪,到抱着侥幸心理随波逐流,再到公然违背原则、践踏规则,距离并不遥远。在这中间,贪腐分子或“巧立名目”,或“化整为零”,常与管理或服务的对象上下合谋、左右通气。譬如,青海省农业农村厅兽医局原党支部书记、局长马睿麟于2017年、2018年、2019年春节前,收受某生物药品厂法定代表人以拜年名义所送钱款共计1.4万元,收受某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业务人员以拜年名义所送12瓶茅台酒提货卡。这类问题常以小额多次、持续多发为特点,说明防腐拒变必须防微杜渐,从源头治理入手。

  那么,如何筑牢节日防腐拒变的屏障?监督必须靠前。尤其要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加强对小微权力的制约和监督。譬如,利用网络平台来完善常态动态监督,充分发动群众完善线索处置机制。对于违规收送“烟票”“蟹券”等礼券的问题,一些地方一方面开通了信访举报件优先办理的通道,另一方面通过多部门联合执法,从核查经销商税务发票、销售凭证入手,展开专项整治——这些综合治理的举措多管齐下,值得举一反三、推而广之。

  古人言,“奢靡之始,危亡之渐。”所以,节日防腐拒变,还要从“治未病”入手。也就是说,要加强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的识别、发现和处置,着力做好“未病先防”和“既病防变”。领导干部们平时就应谨慎对待“礼尚往来”,纪律上“不越界”,生活上“不出圈”,工作上“不出格”,才会不敢腐、不能腐。

  实际上,广大领导干部的修身正己,影响着社会风气的导向。孔子说,“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这个意思是说,老百姓的道德选择会随着为政者的道德风向而移转。在上面要求人、在后面推动人,都不如在前面带动人管用。唯有如此,激浊扬清方成气候,节日防腐拒变才会不断得到加强和巩固。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