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行测辅导

首页 > 安徽公务员考试 > 备考资料 > 行测辅导

2021年安徽省考行测练习:语句表达(12月18日)

安徽华图 | 2020-12-18 13:40

收藏

2021年安徽省考行测练习:语句表达(12月18日)

  1.

  下列语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我国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不断完善,各省已全部出台养老保险省级统筹办法

  B.“电荒”隐忧的背后不是表现供求关系,而是煤电价格形成机制的反应

  C.地铁网络正在逐渐完善,硬件是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而软件服务与世界先进水平差距太大

  D.我们要号召更多社会人士关注慈善事业,为爱心活动贡献一份力量

  2.

  下列没有歧义的一句是( )。

  A.是谁创造了历史,这个问题一直是历史文学家争论的问题

  B.那个教室我过去看过,没有什么摆设

  C.李老师是前几天才调到我们学校的,许多同学还不认识

  D.山上的水宝贵,我们把它留给晚上来的人喝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气候变化需要国际社会携手应对,各国应在促进世界经济复苏的过程中,加快结构调整,推动节能环保和发展低碳经济。

  B.卫生部表示,到2015年,新农合政府补助标准将提高到每人每年360元以上,个人缴费标准适当增加,并逐步探索建立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筹资机制。

  C.在欧洲看“蒙娜丽莎的微笑”,你立即就能感觉到,这种恬然的自信只属于那些真正从中世纪的梦魇中苏醒、对前路挺有把握的艺术家们才会有。

  D.去年冬天,村里办起了农业技术培训班,许多青年、妇女、老人都报名培训参加了学习。

  4.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他的革命精神时刻浮现在我的面前。

  B.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我们所缺乏的,一是勇气不足,二是谋略不当。

  C.做好生产救灾工作决定于干部作风是否深入。

  D.既然你来了,我就该走了。

  5.( 单选题 )下列相似以不同形式的表达,按语气由轻到重依次排列正确的是--

  (1)机动车冒黑烟就应该重罚 (2)机动车冒黑烟难道不应该重罚吗?

  (3)机动车冒黑烟不能不重罚 (4)机动车冒烟不重罚是不对的

  (5)机动车冒烟应该重罚

  A.45213

  B.45132

  C.51423

  D.54132

  答案与解析

  1.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病句辨析的能力。

  B项句式杂糅,“背后是……”与“是……的表现(反应)”二者不能同时使用,可删除“表现”和“的反应”,将句子改为:“电荒”隐忧的背后不只是供求关系,而是煤电价格形成机制的问题。其他三项语句表达通顺,句意明确,没有语病。

  故正确答案为B。

  2.答案:A

  解析:

  此题考查歧义辨析的能力。B项“过去看过”存在歧义,可以理解为:曾经看过,也可以理解为:走过去看了;C项“许多同学还不认识”可以理解为许多同学还不认识李老师,也可以理解为李老师不认识许多同学;D项“晚上来的人”可以理解为晚上上山的人,也可以理解为比我们晚爬上山的人。A项语义明确,没有歧义。故正确答案为A。

  3.答案:A

  解析:

  B将“增加”改为“提高”;C句式杂糅,删去“只属于”或“才会有”;D“青年”“妇女”“老人”三者在意义上有交叉,不能并列。

  4.答案:D

  解析:

  A“精神”不能搭配“浮现”,搭配不当,错误;“缺乏”和“不足”、“不当”重复,句式杂糅;“做好”与“是否”属于一面对两面,搭配不当。只有D正确,故本题选D

  5.答案:D

  解析: 此题是考查语句不同表达方式中,句子语气的轻重不同。重点考查:否定句、双重否定句、反问句、一般陈述句等。其中双重否定句是相对于单纯否定句而言的,它用否定加否定的形式,表达肯定的语意。一般来说,双重否定句的作用是加强语气。反问的作用是加强语气把本来已确定的思想表现得更加鲜明。因此这组句子中语气最重的是2句,所以2句应排在最后。排除A和C。4句和5句相比,4句含有两个否定词,语气稍重。因此D项正确。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