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大豆有好收成,养牛收入1万多元,脱贫稳稳的!”内蒙古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哈布奇村的熬珍花拿出脱贫告知书,脸上挂着灿烂的笑。
“家门口有钱挣,好日子就在眼前喽!”冬日暖阳下,贵州省望谟县乐旺镇坡头村脱贫户唐守芬格外开心,靠在村里花椒种植基地干活,她和老伴一个月能挣4000多元,2020年全家脱了贫,干劲越来越足。
一张张笑脸,一个个好消息,汇聚成决胜全面小康的脱贫答卷。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把脱贫攻坚摆在治国理政突出位置,组织实施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力度最强的脱贫攻坚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立下愚公移山志,咬定目标、苦干实干,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到2020年所有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到2020年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是党中央向全国人民作出的郑重承诺,必须如期实现,没有任何退路和弹性。”
经过8年持续奋斗,我们如期完成了新时代脱贫攻坚目标任务,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消除了绝对贫困和区域性整体贫困,近1亿贫困人口实现脱贫,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了重大贡献,为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奠定了坚实基础。
啃下贫困硬骨头,脱贫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
“现在的日子如蜜甜。”贵州省兴义市则戎镇长冲村脱贫户龚光志回忆,过去种几亩地,还得赡养90多岁的奶奶和70多岁的父母。2016年,帮扶干部牵头联系,龚光志干起了快递员,申请扶贫小额贷款扩大种养规模,年收入达到10万多元,“现在脱贫又脱单,开上小汽车,过上好日子。”
得益于精准扶贫好政策,全国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收入大幅增加,生活水平芝麻开花节节高。“现在乡亲们吃得好了,穿得好了,脱贫群众买房买车的都不少。”四川省巴中市巴州区秋桂村第一书记李志感慨。
“两不愁三保障”全面实现。走进河北省阜平县炭灰铺村脱贫户朱海红的新家,敞亮温馨,客厅墙上,挂着一家5口在老房子的合影,破旧的危房黄泥抹墙,不少地方裸露着大石块。
“老房子是爷爷盖的,冬天大风透过石头缝往屋里灌,冻得吃饭时手经常抓不住筷子。”2019年,朱海红一家搬迁到安居家园小区,“现在这新房暖融融的,从老房带来的厚棉被压根用不上。”朱海红激动地说。
易地扶贫搬迁让960多万脱贫群众告别穷窝窝,危房改造让2493万脱贫群众住上放心房。
不仅安居梦圆,脱贫群众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也都有了保障。8年来,脱贫地区累计改造义务教育薄弱学校10.8万所,义务教育阶段控辍保学动态清零。新改建村卫生室20多万个,所有乡村医疗卫生机构完成标准化建设,脱贫群众住院看病报销比例提高到80%左右,“看病难、看病贵”明显改观。
记者在脱贫攻坚一线采访发现,脱贫群众的欢声笑语多了。“收入年年涨,生活节节高,日子越过越舒心。”吉林省汪清县大兴沟镇上村村脱贫户刘文光满脸笑容地说。
短板补起来,脱贫地区发展后劲更强了
“大家好,我们又见面了!”陕西柞水县小岭镇金米村的电商直播间里,带货主播李旭瑛又开始热情推介村里的木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