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翼齐飞
生活中充满着机遇和挑战,我们不能因为现实的复杂而放弃理想,也不能因为梦想的遥远而放弃追求。“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人民的生活状况,就反映了国家的生存状态;人民的富裕程度,也体现了国家的富裕水平。国家的发展宗旨,是为了保障人民幸福安康;国家的存在目的,是为了维护人民安定富足。国与民,相辅相成;民与国,相存相依。无数实践生动证明,只有“富口袋”和“富脑袋”二者并重,才能实现真正的富足。
物质丰裕和精神富足犹如美好生活的两翼,缺一不可。今年脱贫攻坚任务完成后,中国将有1亿左右贫困人口实现脱贫,提前10年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减贫目标。这一“最成功的脱贫故事”,即将创造人类减贫史上的中国奇迹,也是我们党不断满足人民物质生活保障的生动书写。但是,老百姓所向往的美好生活,不仅是“仓廪实衣食足”的物质生活,还有“知礼节知荣辱”的精神生活。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到塑造崇清尚俭、勤政为民的党风政风;从抵制虚无主义、对抹黑英雄说不,到让“最美”之花随处绽放、好人故事广为流传,都在深刻彰显着我们需要从精神道统中,寄托终极关怀。
物质丰裕是精神富足的“补给线”,打不断。我们追求的发展是造福人民的发展,我们追求的富裕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虽然实现共同富裕要有一个过程,但我们正在努力去做、不断推进。今天,“共同富裕路上,一个不能掉队”的铿锵宣示,正在变成生动实践。我们既“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又坚持“先富带动后富”;既矢志于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把“蛋糕”做大,又致力于促进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把“蛋糕”分好;我们既把城市作为发展的火车头,又通过统筹城乡发展、实施脱贫攻坚带动农村发展……朝着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前进,真正实现发展成果惠及人民,让人民都能过上好日子。
精神富足是物质丰裕的“根据地”,摧不垮。一位诗人说过,“当灵魂失去庙宇,雨水就会滴在心上”。诚然,物质财富可以满足生存,但是精神庙宇才能安放心灵。富强是躯体,精神是灵魂,口袋鼓了,文明修养也要随之提升。现代化的发展造就了现代化的财富,也应该锻造现代化的精神。道德水准和文明修养,既是个体对待生命和世界的态度看法,亦是个体同外界建立联系的方式,它们的价值就在于,直接决定着个体的存在意义,甚至国家的盛衰治乱。提升公众精神高度,加厚时代道德河床,从来都是发展中的中国不能忽视的话题。
历史车轮滚滚向前,时代潮流浩浩荡荡。历史只会眷顾坚定者、奋进者、搏击者,而不会等待犹豫者、懈怠者、畏难者。从来治国者,宁不忘渔樵,真正的富足是人的全面发展,经济富足与精神富足应该是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的应有之义。努力推进产业发展和乡风文明,为人民群众真正的富足保驾护航,让每一位群众在新时代下生活的更加幸福。唯有如此,必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山再高,往上攀,总能登顶;路再长,走下去,定能到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