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军队文职考试每日一练(7.4)
1·2005年到访心目中具有特殊文化意味的北京法源寺时,李敖曾挥毫题词:“物我两忘,人书俱老。”只是在他那________的文人胸怀中,“物”与“我”都因过重而不能忘,________地走向“人书俱老”。如同柏拉图《理想国》中著名的洞穴比喻,在风云激荡的20世纪后半叶,李敖曾以时代的火炬将自己的文人形象投影上社会的墙壁,使一代被缚的台湾人得以意识到光亮的存在。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沟壑万千 无可奈何
B.海纳百川 唉声叹气
C.心事重重 无能为力
D.乐观旷达 听天由命
2·吉亚乡几乎家家户户都会织染艾德莱斯绸,织绸技艺的高低,甚至成了这个乡婚嫁青年________的择偶标准。因为手工纺织效率极低,又无营销渠道,吉亚乡的村民们一直在贫困阴影的笼罩下生活着。这个古老的工艺也曾一度________失传。为了抢救艾德莱斯绸的工艺,当地政府组织30多名村民织染丝绸,并注册了商标。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必要 濒临
B.亟需 遭受
C.必须 面临
D.必需 惨遭
3·第一次,我深刻地感受到读书是有用的。读书和不读书的人,________是实实在在存在的。它就像一把锋利的刀子,在我们之间划出一道触及骨髓的深沟,沟两边的人从此命运________,一边的人继续攀爬,另一边的人从此与书本、知识绝缘。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差距 分道扬镳
B.水平 大相径庭
C.差别 截然不同
D.界限 殊途同归
4·黄轩在《芳华》里饰演的刘峰,因时代而坎坷了一生,文工团的灿烂芳华,前线战争的惨痛,市井生活的悲凉,每一个________都在刘峰身上打下了深深的烙印。黄轩就像亲身________过这些事一样,没有表演的痕迹。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故事 体验
B.时代 经受
C.角色 感触
D.阶段 经历
1【答案】A
【解析】第一步,分析第一空语境。修饰对象是“文人胸怀”,且根据后文“物与我都很重”可知,文人心中所装之物很多很重。A项“沟壑万千”指想了很多,有很多的情绪想表达,心情复杂,符合文意。B项“海纳百川”意指大海可以容得下成百上千条江河之水。比喻包容的东西非常广泛,而且数量很大,符合文意。C项“心事重重”指心里挂着很多沉重的顾虑,修饰“文人胸怀”不合适,排除C项。D项“乐观旷达”指很乐观、心胸宽广,而文段没有体现“乐观”之意,排除D项。
第二步,分析第二空语境。根据“________地走向‘人书俱老’”,B项“唉声叹气”意为因伤感、郁闷、悲痛、惋惜而发出类似叹息的声音,不符合文意,排除B项。A项“无可奈何”指感到没有办法,只有这样了。“人老”是客观事实,并不因主观努力而改变,令人没有办法,符合文意。
因此,选择A选项。
2【答案】A
【解析】第一步,分析第一空语境。“织绸技艺的高低,甚至成了这个乡婚嫁青年________的择偶标准”。B项“亟需”意思是急切需要,侧重强调客观上的需要和迫不及待,文中并没有体现“急切”之意,排除B项。C项“必须”表示事理上的必要和情理上的必要,是副词,多作状语修饰动词,如“必须早睡早起”,而文段需要的是形容词,排除C项。
第二步,分析第二空语境。“这个古老的工艺也曾一度________失传”,当地政府组织去抢救。“抢救”指在危急情况下突击救护。也就是表明织染技术很危险,可能面临失传的危险境地。A项“濒临”意为紧靠,临近,也就是“临近失传”符合文意。而D项“惨遭”指遭受不幸,代表已经失传,语义过重,排除D项。
因此,选择A选项。
3【答案】C
【解析】第一步,分析第一空语境。根据语境“读书和不读书的人,________是实实在在存在的”,以及后文的“一边的人继续攀爬,另一边的人从此与书本、知识绝缘”可知,两类人群还是不一样的。B项“水平”指在某一专业方面所达到的高度,体现不出二者的差异,排除B项。
第二步,分析第二空语境。“沟两边的人从此命运________,一边的人继续攀爬,另一边的人从此与书本、知识绝缘”,也就是命运是不同的。A项“分道扬镳”意为人们分别发展和施展各自的聪明才智,也指因志趣、目标不同而各走各的路,主语一般是“人”,放在此处语义和搭配都不符合,排除A项。D项“殊途同归”比喻采取不同的方法而得到相同的结果,不符合文意,排除D项。
因此,选择C选项。
4【答案】D
【解析】第一步,分析第一空语境。根据语境“因时代而坎坷了一生,文工团的灿烂芳华,前线战争的惨痛,市井生活的悲凉”,第一空要填的词语应该对应刘峰文工团、参加战争、退役后市井生活三种不同的生活。A项“故事”多是指具体的事情,不符合文意,排除A项。
第二步,分析第二空语境。“黄轩就像亲身________过这些事一样,没有表演的痕迹”,B项“经受”指承受,禁受,多是经受苦难之事,而文工团的灿烂芳华就不可以了,排除B项。C项“感触”是指跟外界事物接触而引起的思想感情,是由客观外界事物的影响而产生的一种心理活动,用作名词,而此处需要动词,排除C项。
因此,选择D选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