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材料题(分值:6)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小楠是一名五年级的学生,经常协助老师检查班级同学的学习情况。最近,同学们新学习了一首古诗。老师要求大家利用课外时间把它背熟,并安排小楠负责检查和及时反馈背诵情况,小楠发现:有些同学没有认真准备,背得磕磕巴巴,在多次提示后才勉强背出来;有些同学记忆力非常好,仅读几遍,就能够顺利地背出来,但忘记得也很快;还有些同学先学习这首诗的基本意思,在理解这首诗创作时的作者境遇和历史背景之后,不仅背得很流利、声情并茂,而且记忆深刻,就像知识在脑子里“生了根”。
(1)结合材料,谈谈记忆品质的类型。(5分)
(2)记忆过程包括哪些环节?(5分)
(3)教师如何在教学中运用记忆规律?(5分)
解析:(1)①记忆的敏捷性。这是记忆的速度和效率特征。能够在较短时间内记住较多的东西,就是记忆敏捷性良好的表现。材料中,有些同学记忆力非常好,仅读几遍就能够背出。
②记忆的持久性。这是记忆的保持特征。能够把知识经验长时间地保留在头脑中,甚至终身不忘,这就是记忆持久性良好的表现。材料中,有些同学记得快,但是忘记的也快。
③记忆的准确性。这是记忆的正确和精确特征。记忆的准确性是记忆的一个最重要的品质,也是记忆品质的核心。材料中有些同学不仅背诵的流利,声情并茂,而且记忆深刻。
④记忆的准备性。这是记忆的提取和应用特征,它使人能及时、迅速、灵活地从记忆信息的储存库中提取所需要的知识经验,以解决当前的实际问题。材料中有的学生背诵的磕磕巴巴,需要提示才能勉强背诵出来。
(2)记忆的过程包括识记、保持、再认或回忆三个环节。从信息加工的角度来看,记忆过程是对输入信息的编码、储存和提取的过程。
①识记是记忆过程的第一个基本环节,是指个体获得知识经验的过程;
②保持是经历过的事物在头脑中储存和巩固的过程;
③记忆过程的最后阶段,是衡量记忆效果的唯一标准。对曾经感知过的事物再度呈现时能辨认出来,就叫再认。回忆是根据一定的条件,在头脑中呈现过去经历过的事物的过程。
(3)(一)运用识记规律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1.让学生明确识记的目的与任务
2.充分利用无意识记的规律组织教学
3.使学生理解所识记的内容并把它系统化
4.充分利用生动、具体的形象和表象进行教学
(二)根据遗忘规律有效地组织复习
1.复习时机要得当
2.复习方法要合理
3.复习量要适宜
(三)提高学生的回忆效率
1.教会学生善于运用回忆的技能和技巧
2.培养学生的意志力,排除回忆过程中的干扰
以上是安徽教师小学教综试题的试卷的部分试题内容,更多安徽教师招聘试题,安徽教师小学教综,真题答案,请继续查看2021安徽中小学教师招聘《小学教综》试题估分试题题库或最新教师招聘试题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