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论文章写作的重要性对我们不言而喻,一篇精彩的文章在其论点、结构、语言、论证等多方面都应尤其出彩之处,而其中最为关键的就是论点所在。
一、分论点词的优化
词的优化即善用比喻词和引用,在分论点中加入词的前缀或者后缀,往往可以达到美化的目的。
常用比喻词列举:
1、一字词语:本、基、魂、根等。
2、二字词语:基石、力量、魂魄、根基、灵魂、翅膀、引擎、良药,利剑、阳光等。
3、三字词语:驱动力、助推器、新引擎、稳定器、催化剂、领头羊、排头兵、主力军等。
4、四字词语:凝心聚力、保驾护航、添砖加瓦等。
使用示例—分论点:
生态环保需要政府主导
生态环保需要企业协同
生态环保需要民众参与
加入比喻词后优化一:
政府是生态环保的领头羊
企业是生态环保的排头兵
民众是生态环保的主力军
加入比喻词后优化二:
政府主导是生态环保之基
企业协同是生态环保之要
民众参与是生态环保之本
其他分论点词的优化示例:
分论点一:
发挥愚公精神要 懂得“坚”字情怀
发挥愚公精神要 懂得“舍”字操守
发挥愚公精神要 懂得”痴”字境界
分论点二:
乡村振兴,下好生活富裕“先手棋”
乡村振兴,牵住产业兴旺“牛鼻子”
乡村振兴,激起治理有效“一池水”
二、分论点句式优化
句式的优化是指使得分论点句式一致,字数相等或者相近;可写成“一、二、三”的小短句,其中“一、二、三”是指分论点的短句构成个数。
分论点示例:“一”的优化:
乡村振兴要实现治理有效
乡村振兴要使得生活富裕
乡村振兴要完善社会保障
分论点示例:“二”的优化:可以将在分论点之后进行对策的细化,和意义的描述。
优化示例:分论点后进行对策细化的“二”
乡村振兴要实现治理有效,要激发农民主体意识
乡村振兴要使得生活富裕,要精准拓宽增收渠道
乡村振兴要完善社会保障,要切实突破二元结构
优化示例:分论点后进行意义描述的“二”
乡村振兴要实现治理有效,增强农民的参与感
乡村振兴要使得生活富裕,提升农民的获得感
乡村振兴要完善社会保障,增进农民的幸福感、
分论点示例:“三”的优化:可按照主题+角度+对策细化/意义来进行书写。
优化示例:
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要实现治理有效,激发农民主体意识
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要使得生活富裕,精准拓宽增收渠道
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要完善社会保障,切实突破二元结构
其他分论点句式优化示例:
作为公务员,要有自信,舍我其谁
作为公务员,需要无畏,敢想敢干
作为公务员,需要礼让,温良恭谦
三、将词的优化和句式的优化有机结合,让论点更亮眼。
示例:
作为公务员,需要有“我辈岂是蓬蒿人”的自信
作为公务员,需要有“去留肝胆两昆仑”的无畏
作为公务员,需要有“君子以礼存乎心”的礼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