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单选题(分值:1)
48 、约25亿年前的“大氧化事件”是指大气中的游离氧含量突然增加,这一事件的具体原因迄今尚不得而知,但有若干种假说能加以解释,其中主流说法认为,当时破坏氧气的甲烷细菌所依赖的镍元素急剧减少,而海藻类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使得地球上的氧气迅速增加,大气中的含氧量不断提升,正是这一事件使地球上矿物的成分发生了变化,也使动物在地球上有了生存可能。而在“大氧化事件”之前,地球表面虽然已出现了海洋和陆地,但是空气中依旧氧气稀薄,因此当时的地球是光秃秃的,毫无绿意。
关于“大氧化事件”,文中没有提及:
A.对发生原因的主流解释
B.对地球生态系统的影响
C.事件发生前的地球面貌
D.能提供佐证的岩石样本
答案:D
解析:第一步,阅读文段,将选项与原文一一对应。
第二步,对比选项。A项“对发生原因的主流解释”对应“其中主流说法认为……”,原文提及过。B项“对地球生态系统的影响”对应“正是这一事件使地球上矿物……”,原文提及过。C项“事件发生前的地球面貌”对应尾句,原文提及过。D项“能提供佐证的岩石样本”属于无中生有,原文未提及。
因此,选择D选项。
要点:文段出处:《十亿年后地球大气将重回低氧水平》
以上是2022国考行测(行政执法类)的试卷的部分试题内容,更多国考,行测,请继续查看2022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试题(行政执法类)试题题库或最新国考试题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