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教育理论

首页 > 安徽教师招考网 > 教师资格 > 备考资料 > 教育理论

教师资格证中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浅析建构主义

华图教师网 | 2022-01-19 16:54

收藏

  建构主义,乍一看它的标题,我们的头脑中会浮现这样的词语:“高端、大气、上档次”“啥意思”。所以说这个理论观点它是一种流行,一种新思想催生的理论基础、思想基础。也是考题所亲睐的一个考点,今天小编就带领大家一起看看它的神奇所在。

  一、建构主义概述

  建构主义是一种关于知识和学习的理论,强调学习者的主动性,认为学习是学习者基于原有的知识经验生成和重建理解的过程,而这一过程常常是在意义建构和社会文化互动中完成的。所以说它迥异于传统的学习理论和教学思想,对教学设计具有重要指导价值。这里我们重点研究教育学、心理学上的建构主义。一般来说,心理学上建构主义可以区分为个人(认知)建构主义和社会建构主义。个人建构主义强调个人自身在个人知识建构中的创造作用。社会主义建构主义则强调社会的相互作用、文化在个人知识建构中的重要作用。

  二、建构主义的思想衍生渊源

  建构主义在20世纪80年代兴起,对当代的教学改革产生的非常深远的影响,特别是近年来在教育学和心理学的影响中也是日益明显。建构主义之所以产生则是受到哲学上的后现代主义、新马克思主义、知识社会学、科学史、女性主义,特别是现代教育技术的影响,现代教育技术的不断迭代更新,自然而然催生出了新的教育和学习理论,在此基础上也就兴起了建构主义。特别是在建构主义发展时期涌现出一批人物,比如建构主义的奠基人物皮亚杰。皮亚杰的认识论是基于前人的都稍显片面的理论基础上兴起的,阐述了建构主义的核心思想主旨:知识是在主客体相互作用的活动之中建构起来的。无疑这样的思想与马克思主义的能动反映论、实践论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生命力有目共睹,所以皮亚杰的建构主义思想的科学性和生命力也是显而易见的。

  三、建构主义的主要理论

  (一)知识观

  建构主义在一定程度上质疑知识的客观性和确定性的,他们认为知识不是对现实的绝对准确表征,而只是相对成立的,具有自身的动态性,并且随着情境和学生本人的生活背景等方面的变化而变化,也就意味着知识它在某种情况下不是恒久不变、一用就灵的。它具有自身的动态性、情境性和个体适用性等特征。

  (二)学生观

  建构主义的学生观强调学生经验世界的丰富性和差异性,因为本身建构主义就是基于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的建构,所以必然不会忽略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学生的未来的知识是以已有知识为基点建立起来的。

  (三)学习观

  建构主义的学习观强调学习的主动建构性、社会互动性和学习的情境性。学习者是学习的主人,学习是来源于学生本身的自我建构,在知识的不断增长中进行积极地自我管理与调节。学习是学习共同体(学习的社会群体)共同作用的结果。且学习应该是置于具体的物理情境和社会实践情境中的学习。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