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大学的毕业生更容易考上公务员?
考公务员要过四关,我们看看每一关与大学有哪些联系就明白这个问题了。
第一关,有资格报考,主要的是学历和专业要求。
专科就可报考公务员了,有岗位要求本科、研究生的。报考的岗位有的限定了专业,有的没限定专业,只有学历要求,有的是非全日制学历也可以报考。没限定专业的岗位,报考人数多,竞争也就相应的大。
限定了专业的,像公安干警类岗位还有专业考试。
报考岗位学历要求高的,该岗位的工作环境相对更好。专科学历的公务员岗位,乡镇的多。
从报名资格来看,与读啥大学无关,与专业有关,经济学,汉语言文学,法律,经济学,管理学,理学这些学科的相关专业招考的岗位要多些。
第二关,笔试关。公务员笔试考两科,行测,申论。
行测有常识判断、言语理解、判断推理、数量关系、资料分析5类题。
申论,提供材料,就材料归纳概括、综合分析、贯彻执行提出对题或申发阐述,概括题,对策题,应用文写作,综合分析作答题,论说文写作。
不管是行测还是申论与哪个大学相关呢,没有与哪个大学紧密相关。
有的大学从就业考虑,有行测、申论的选修课程,或干脆让公务员考试培训机构进校园。
行测题,数量关系,几乎所有考生都觉得难,但没涉及到大学知识。专科考生做行测题很吃力的多。
公务员考试的科目75%以上考试的是高中基础,我们在公考培训中,高三尖子班有学生来做过公务员考试题,他们的成绩处于中等偏上。大家觉得名校大学生考公务员容易,本质原因是这些大学生高中时很优秀,高中文化知识很扎实。
纯粹就这两科来看,言语能力强的考生要占优势。汉语言文学专业之外其他专业仍有不少考生言语能力是很强的。
如果决定了考公务员,那大学期间得把言语理解表达能力训练扎实。
第三关,面试关。
面试,有些岗位有专业测试,如政法干警,大多数不需要。
面试成绩占30——50%。面试内容,有的与报考岗位强关联,专业性很强。
多数省同一天的面试题相同,行政色彩浓,有综合分析,组织管理,应急应变,人际关系,自我认知等几类主要题型。平时关注时政,口语表达能力强,大学积极参加学校社团活动、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考生占优势。
第四关,体检,政审,一般不会出问题,这与大学几乎不沾边。
这样说来,是不是考公务员与所读大学就一点关系都没有?当然不是。
中央党群机关、行政机关这些岗位,多数是实力较强的大学毕业生参考。
读了一个好大学,综合能力更强,人脉资源不一样,考公务员入编后,仕途发展帮助很大。
有一类叫选调生,算是公务员的特殊类,组织部的后备干部梯队人选,考试内容仍然是行测、申论,面试题型也差不多。选调生就读的是名气大的大学,可能直接县处级乃至厅局级,一般大学毕业的选调生从乡科级开始就不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