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河南省考申论备考干货:“三板斧”帮你轻松搞定归纳概括题
在公务员申论考试当中,归纳概括能力是一种基础能力,无论是对于我们做好归纳概括题,还是对于后边做好综合分析题、对策题,甚至应用文写作和大作文都是很有帮助的。但是,根据同学们的课堂练习以及考试反馈来看,很多考生在归纳概括这一方面的能力还是有所欠缺,今天我们就帮大家一起来分享一下归纳概括的相关写作要领,“三板斧”助你轻松拿下归纳概括题。
一、准确提炼,抓住牛鼻子,找准关联词
申论材料往往存在着整体呈现方式比较散乱的特点,要么就是一些事实的描述,要么就是通过一些具体的例子或者数字,或者一些态度或者观点的方式呈现给考生,这就要求我们在阅读材料的时候树立一种全局思维,切忌断章取义,一定要把材料作为一个整体来阅读。要关注材料当中的一些词汇,比如表转折、递进、条件、并列等方面的词汇,找准材料的侧重,只有从整体上对材料的意思进行全面的把握,才能够尽可能的还原作者命题的意图,把握材料所要表达的真正内涵。
接下来,需要对材料的精准度进行把控,语言上面如何体现精准度呢?那就要善于去找其中的一些关键词,所谓的关键词,就是对材料当中能够表达其核心主旨意思的关键词句进行总结提炼。这些关键词或者关键句往往有一些特点:相对抽象,有一定的概括性,有一些往往是在材料的前后反复出现,比如出现两次及以上的这些高频率词汇,要将其提炼出来。此外,一些政策、专家学者的观点、领导人的发言当中出现的一些词汇,也就是我们经常所说的身份高、地位高、影响力大、相对专业的词汇,也要将其提炼出来。而这恰恰是语言精准方面的基本要求,也是得分要素里面的关键。
二、分门别类,摸清主脉络,突显条理性
在找全要点之后,会发现梳理出来的内容依然很多,这就需要体现一种逻辑性和条理性要思考要点之间有没有一些关系,这就是我们经常所说的归纳。归纳就是归拢使之有条理,在进行归纳的时候,一般可以分为浅层次的分条、分层,还有深层次的分类。同学们在对要点进行分门别类的时候可以遵循循序渐进、由简单到复杂的基本要求。
首先可以把字面意思相同相近的内容优先进行合并。比如材料中有的可能说的是政府监管不力,在有些地方可能说的是政府没有履行相应的监督监管责任,或者说管理不善,像这些都可以把它解读为同词同义。意思相同相近的要优先进行合并,这是在归纳的时候最起码的要求。除此之外,还有深层次的归纳,这可能要涉及到事物的本质属性或者深层次的逻辑关系,比如我们经常所理解的主体分析法,即可以把相同的责任主体进行合并,也可以按照一些要素相同的视角去进行合并,比如人、财、物、技术,也可以按照思想、制度、监管这种维度去进行合并。
在进行合并的时候一定要避免一个误区,就是不要先用所谓的分类“方法”进行生搬硬套,一定是先把内容梳理清楚之后,在此基础上审视材料本身的行文逻辑或者要点之间的内在关联,从而找到一个相对清晰合理的分类视角。要知道从考官出题这个角度来说,他并没有所谓的先按照某一种分类方法来出题,一定是先有题,我们再用一些相对比较严谨的方法来进行分类整理。
三、原汁原味,修饰好言语,保持原本色
在对材料进行提炼加工、对要点之间的逻辑关系进行梳理归纳的基础上,最后形成答案的时候,要按照题干的要求进行语言方面的修饰。归纳概括题相比较其他题型,语言上面有一些不同之处,这是同学们尤其要注意的。
要忠于材料本身,尽量用客观的语言进行说明描述,不建议进行过度推理或者主观臆断,这样就有可能会曲解材料的意思,违背准确性的要求。比如今天室外温度39度,而昨天的温度只有30度,那我们在进行语言总结的时候,只需要写出来“今天的温度比较高或天气炎热”等类似的表述就可以,不要在后边附上“一定要注意防暑”等等类似的这种推理性的话语,要保持语言上的“原生态、原味道”,尽量和命题人同频共振。
在书写概括题的时候,语言上没有刻意要求文采,所以只要把内容写清楚,把关键词找准,在语义上前后能够说得通就可以。
四、结语
同学们只要把握好以上“三板斧”的原则和方法要领,再加上平时的训练,就一定可以帮助大家在作答归纳概括题的时候,实现既准、又好、又快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