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公共基础知识

首页 > 安徽事业单位 > 考试题库 > 公共基础知识

685.1905 年孙中山提出的三民主义是( )

安徽事业单位招聘网 | 2022-05-23 20:58

收藏

685.1905 年孙中山提出的三民主义是( ) A.民族主义 B.民生主义 C.民主主义 D.民权主义
【答案】ABC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刑法分则知识。 第二步,贪污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 340 法占有公共财物的行为。挪用公款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 使用,进行非法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 超过三个月未还的。 A 项:贪污罪侵犯的是公共财物,所谓公共财产是指国有财产、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和 用于扶贫和其他公益事业的社会捐助或者专项基金的财产。挪用公款罪侵犯的对象主要是公 款。这既包括国家、集体所有的货币资金,也包括由国家管理、使用、运输、汇兑与储存过 程中的私人所有的货币。可见,两罪侵犯的对象不同,贪污罪的对象是公款和公物,挪用公 款罪的对象是公款。A 项正确。 B 项:客观行为上,挪用公款罪的行为人通常采取的是不经批准或许可,擅自改变公款用途, 将公款归本人或他人使用,而未采取转移公款所有权的伪造单据、销毁账目等手段,挪用公 款的行为一般在单位帐上可体现出来;贪污罪的行为人往往通过直接侵吞、秘密窃取或骗取 的方法,使财产的所有权发生转移,通常采用伪造单据、涂改账目、销毁凭证等手段,以达 到其行为从账目上不被发现,从而占有公共财物的目的。B 项正确。 C 项:贪污罪是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目的在于非法取得公共财物的所有权,即意图永远地非 法占有公共财物。挪用公款罪是非法占用公款,目的在于非法取得对公款的使用权,而非所 有权。C 项正确。 因此,选择 ABC 选项。 【拓展】D 项:贪污罪犯罪主体必须是国家工作人员。挪用公款罪是特殊主体,即国家工作 人员。两个罪名的国家工作人员的内涵、外延基本相同。可见,两罪的犯罪主体相同。D 项 错误。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