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公务员行测

首页 > 试题资料 > 公务员行测

17、18世纪西方人十分渴望了解中国文化的方方面面,大量中国丝绸

华图公务员题库 | 2022-05-25 20:18

收藏

  题型:单选题(分值:1)

  40 、17、18世纪西方人十分渴望了解中国文化的方方面面,大量中国丝绸、瓷器和茶叶通过广州港出口至欧洲,中国人艺术化的生活用品,例如扇子、墙纸、漆器、家具等也随之西传,给欧洲人带去诗情画意的清新感受。当时欧洲的家居陈设,中国瓷器、漆器和墙纸都是十分时尚的物品,甚至在一些大型欧洲风景花园里,都会小规模地仿制中国建筑物来点缀其间。

  这段文字意在论证:

  A.17、18世纪中国还是一个较神秘的国度

  B.17、18世纪中国与欧洲商业交流很频繁

  C.17、18世纪中西文化的交融达到了鼎盛

  D.17、18世纪欧洲社会比较流行“中国风”

  答案:D

  解析: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开头指出17、18世纪的西方人渴望了解中国文化,然后描述中国丝绸、瓷器、茶叶和生活用品纷纷西传,给欧洲人一种新的享受。接着又指出当时欧洲的家居陈设甚至大型风景花园也流行用中国元素来装饰。可知文段两句话为并列关系,讲述在17、18世纪的欧洲,中国物品和中国元素很流行。

  第二步,对比选项。D项是对文段两层内容的概括归纳,符合文段意图。

  因此,选择D选项。

  要点:A项:缺少主体“欧洲”。文段意在强调中国文化的流行,而不是中国的神秘,偏离重点,且当时欧洲与中国有一定的文化交流,中国虽有神秘感,但不是“较神秘的国度”。B项:文段意在强调中国文化的流行,而不是“商业交流很频繁”,偏离重点。C项:“交融达到了鼎盛”在文段未体现,无中生有。

  来源:2018年0421吉林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乙卷)

公务员试题

  以上是2018吉林公务员行测真题的试卷的部分试题内容,更多吉林公务员真题,吉林公务员考试,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请继续查看2018年0421吉林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乙卷)试题题库或最新公务员试题题库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