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公务员行测

首页 > 试题资料 > 公务员行测

中国历史上也曾有犀牛栖息。春秋时期气候温暖湿润,长江一带分布

华图公务员题库 | 2022-05-26 05:14

收藏

  题型:单选题(分值:1)

  26 、中国历史上也曾有犀牛栖息。春秋时期气候温暖湿润,长江一带分布有许多苏门答腊犀牛。那时的楚国人捕猎犀牛,用它们的皮制作犀甲。《关尹子》中有一个为后人熟知的成语“犀牛望月”,说的就是犀牛因独角挡住视线而看不到月亮,《墨子·公输》中也有这样的描述:“荆有云梦,犀兕麋鹿满之”。但到了战国以后,气候开始转冷,加上人为捕猎的因素,犀牛一再南迁,最终在中国境内不再有他们的踪迹。

  以下叙述不符合文意的是:

  A.犀牛曾与麋鹿同时在我国生存

  B.犀牛要在温暖湿润的地方生存

  C.过度捕猎是导致犀牛南迁的主要因素

  D.中国古人曾经因为军事用途捕猎犀牛

  答案:C

  解析:

免费试看返回

  试看结束

  视频解析专属好课智能批改免费人工批改优惠购课优惠开通会员免费看视频

  分享免费看好友解锁视频双方免费看

  开通会员上万视频免费观看

  我的会员

扫描二维码 打开华图在线app免费解析 专属课程

  看更多会员权益

  要点:第一步,阅读文段,将选项与文段一一对应。第二步,辨析选项。A项对应“犀兕麋鹿满之”,意思是指很多犀、兕、麋鹿,符合文意。B项对应“春秋时期气候温暖湿润,长江一带分布有许多苏门答腊犀牛”,符合文意。文段阐述“气候转冷加上人为捕猎”双重因素导致犀牛南迁,而C项仅说到人为捕猎,属于偷换概念。D项对应“楚国人捕猎犀牛,用它们的皮制作犀甲”,犀甲为军事用途,符合文意。因此,选择C选项。

  来源:2017年江苏公务员考试《行测》试题(C卷)

公务员试题

  以上是2017江苏公务员考试行测C卷的试卷的部分试题内容,更多江苏公务员考试,江苏公务员试题,江苏行测试题,请继续查看2017年江苏公务员考试《行测》试题(C卷)试题题库或最新公务员试题题库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