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公务员行测

首页 > 试题资料 > 公务员行测

第2段旨在从内容的角度证明《离骚》:A.充满希冀与不平,是充满

华图公务员题库 | 2022-05-26 13:16

收藏

  题型:单选题(分值:1)

  68 、第2段旨在从内容的角度证明《离骚》:

  A.充满希冀与不平,是充满生机的作品

  B.不同于《涉江》和《悲回风》的格调

  C.充满牢骚与希冀,以此证明它不是晚年作品

  D.没有表达自弃和绝望,但有对年华易逝的惋惜和懊丧

  答案:C

  解析:第一步,分析文章。文中第一段的重点即作者的观点,认为屈原《离骚》的写作时间和地点并非是在晚年,而是在他四十四岁左右。接着第二段是对第一段的观点进行论证:通过分析《离骚》的写作内容,并与《涉江》内容进行比较,最后得出结论,即《离骚》表达的并不是对君王以及对前途的绝望,而是充满了牢骚和希冀,是一部积极向上充满生机的作品,所以《离骚》的写作时间和地点不同于《涉江》,不是屈原晚年的作品,从而印证了第一段的观点。

  第二步,对比选项。C项是对第二段主旨句的同义替换,同时点明了第一段的观点。

  因此,选择C选项。

  要点:A项、B项和D项:三者均为《离骚》的内容特点的表述,并非从内容角度分析《离骚》的目的。

  来源:2011年北京公务员考试《行测》试题

公务员试题

  以上是2011北京公务员行测试题的试卷的部分试题内容,更多北京公务员考试,公务员考试,估分,行测,请继续查看2011年北京公务员考试《行测》试题试题题库或最新公务员试题题库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