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公务员行测

首页 > 试题资料 > 公务员行测

二十四节气被称为中国第五大发明,下列有关二十四节气的说法不正

华图公务员题库 | 2022-05-29 11:32

收藏

  题型:单选题(分值:1)

  二十四节气被称为“中国第五大发明”,下列有关二十四节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惊蛰、小满都反映物候现象

  B.和农历一样都反映太阳运行周期

  C.《太初历》明确了二十四节气的天文位置

  D.根据名称可以了解气候变化

  答案:B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二十四节气,并选择错误项。

  第二步,中国农历是一种阴阳合历,是根据太阳和月亮的运行轨迹制定的。二十四节气则单独反映太阳运行的周期。

  因此,选择B选项。

  【拓展】

  A项:物候现象主要指动植物的生长、发育、活动规律与非生物的变化对节候的反应。惊蛰、清明、小满和芒种都反映物候现象。动物入冬藏伏土中,不饮不食,称为“蛰”,“惊蛰”就是上天以打雷惊醒蛰居动物的日子。清明节又叫踏青节,在仲春与暮春之交。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的大好时节。小满指夏熟作物的籽粒开始灌浆饱满,但还未成熟,只是小满,还未大满。芒种的意思是“有芒的麦子快收,有芒的稻子可种”。

  C项:二十四节气名称首见于《淮南子·天文训》,到汉武帝时期由邓平等制定的《太初历》,正式把二十四节气订于历法,明确了二十四节气的天文位置。中国古代是一个农业社会,农业需要严格了解太阳运行情况,农事完全根据太阳进行,所以在历法中加入的“二十四节气”,用作确定闰月的标准。

  D项:二十四节气的命名反应了季节、物候现象、气候变化三种。反应季节的是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又称八位;反应物候现象的是惊蛰、清明、小满、芒种;反应气候变化的有雨水、谷雨、小暑、大暑、处暑、白露、寒露、霜降、小雪、大雪、小寒、大寒。

  来源:安徽省第九届职达校园安徽师范大学初赛

公务员试题

  以上是安徽师范大学初赛的试卷的部分试题内容,更多安徽师范大学初赛,请继续查看安徽省第九届职达校园安徽师范大学初赛试题题库或最新公务员试题题库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