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热点资讯

首页 > 热点资讯

2022沈阳市沈河区事业单位事业编考试科目和内容

辽宁事业单位考编网 | 2022-06-30 23:51

收藏

  辽宁事业单位考试网同步辽宁事业单位考编网考试动态信息:2022沈阳市沈河区事业单位事业编考试科目和内容,2022沈阳市沈河区事业单位。更多关于沈阳市沈河区事业单位,事业单位考试科目,事业单位考试内容,辽宁事业单位考编网的信息的内容,请关注辽宁事业单位考试网以及辽宁华图教育!

2022沈阳市沈河区事业单位事业编考试科目和内容

  辽宁事业单位考编网事业单位考试笔试内容分为三类:综合类,教育类,医疗卫生类。

  1、综合类

  ①行测

  事业单位行测的考查方式有三种形式,一种形式是与国考、省考一样,一张试卷只考查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一种形式是,一张试卷中分为公基和行测两部分,一般各站一半的分值;还有一种形式是,一张试卷中包括公基、行测、写作三部分。

  ②申论、写作及其他主观题

  目前事业单位主观题考试,以申论、写作、案例分析(也称材料处理、材料分析、综合分析等等)、公文书写和改错等类型多见。考查内容上,侧重考查阅读理解、综合分析、语言表达、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以及岗位所需的专业知识。

  ③公共基础知识

  事业单位考试相对于公务员考试而言更简单,其中的公共基础知识部分就相当于公务员考试中的常识部分,但难度明显降低了。从考试范围上来讲,一般涉及政治、经济、管理、公文、事业单位概况、道德、科技人文等知识。从考查方式上来看,绝大多数题目为识记性考题,考试题型上以客观题居多,所以考生如果提前复习,很容易得高分。

  2、教育类

  ①教育理论

  从考试形式来看,各地市不同的考试之间也有着明显的差异: (1)笔试内容为"综合知识(公共基础知识)+教育理论知识"。 (2)笔试内容为"学科专业知识+教育理论知识"。 (3)笔试内容为"教育综合知识"(教育基础知识)。

  ②专业学科

  近两年教师招聘考试的笔试有一个很明显的趋势就是越来越多的地区加考学科专业知识。这一变化的原因可能是仅仅考核教育学和心理学等教育基础理论难以测试出考生学科专业知识的扎实程度。而目前学校家长以及社会各界对素质教育和教育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对教师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例如,测试音乐老师的乐理知识和音乐史音乐鉴赏和分析能力、音乐的编创能力成为一种必要,测试理科老师中考、高考及大学相关学科知识的了解掌握和熟悉程度成为一种必要,测试文科老师的学科知识的宽广度成为一种必要。

  3、医疗卫生类

  各地甚至各医院的考试侧重差异很大。每个地方,每个医院都有属于它自己的优势产业,或者说是特色专科。而医疗招聘考试的命题人又往往是这方面的专家,所以说命题人喜欢侧重于考查自己所研究领域内的专业知识。这就需要考生要熟悉当地考情,请关注辽宁事业单位考编网。

  以上是2022沈阳市沈河区事业单位事业编考试科目和内容的全部内容,更多沈阳市沈河区事业单位,事业单位考试科目,事业单位考试内容资讯请继续查看:辽宁事业单位考编网、辽宁事业单位考试网及辽宁华图。

  2022年相关考试试题:

  

2019年6月15日下午,玉山学校初二年级三班进行期末数学考试。江老师在校园巡考时,发现该班有两名女生,座位一前一后,有相互交谈的动作,手上好像还拿着小纸条。江老师径直步入教室,检查了这两位女生的桌面、抽屉等,但均未发现作弊的小纸条。走出考室时,江老师叮嘱负责该教室监考的马老师要注意维护考场纪律,做好违纪学生记录。
马老师发现,这两位女生中,前排的何小萍只要抓住机会就试图和后排的女生交流。为了维护考场纪律,马老师走到何小萍面前,当着全班的面说:“我现在郑重警告你,继续作弊的话我就要没收试卷,让你离开考室。”他在考场记录表上写下“何小萍作弊警告”这几个字。之后何小萍也没有其他异样的举动。
2019年7月2日,玉山学校公布期末成绩,何小萍惊讶地发现自己的数学成绩为零分,原因是考试作弊,并且学校发布公告给予自己记过处分。她的母亲知道了女儿在学校的表现,觉得很丢脸,怒斥其不用功,不争气。何小萍在母亲面前拒不承认自己作弊,第二天就负气出走了。何小萍母亲四处寻找,直到7月4日还没有消息,便觉得事态严重,遂到学校找班主任和学校领导理论。学校拿出了当天的考场记录表,虽然表面上没有何小萍的签名,但确有当天监考的马老师的签名,所以学校认为,认定何小萍作弊事实是清楚的。对于何小萍的离家出走,学校也表示很遗憾,也很着急,但并无相关责任。
何小萍母亲却不这么看,她认为:第一,何小萍正常完成了考试,学校不能仅凭监考老师一人所作的“何小萍作弊警告”记录,认定何小萍作弊。第二,学校的处理意见半个月后才告知何小萍及其家长,教育管理上有过失。学校公开处分造成其女儿离家出走,学校要承担名誉侵权责任。第三,学校必须迅速与家长一起寻找何小萍,如果学校置之不理,她将状告学校。

86 、针对此案例,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学校为严肃考风考纪,给何小萍记过处分是正确行使了其权利
B.学校采取公告形式处分学生,违背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C.学校没有掌握有效的纸质或录像证据,不能轻易认定何小萍有作弊行为
D.考场记录表上有马老师的签名,何小萍应当被判定为作弊并受到纪律处分
E.何小萍的离家出走,反映了其心理承受能力差,主要是家庭教育导致,与学校处分无必然联系
  【答案】:BC
  【解析】:
A项,学校没有进行充分调查,武断处理了何小萍作弊事件,存在程序违法的现象,所以A错误;B项,学校可以对学生的处分进行公开,以对其他学生产生教育作用。但是,学校采取公告的形式处分学生,公开了学生的姓名和相关信息,侵犯了学生的隐私权,违背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的相关规定,B正确;C项,根据《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对学生进行惩戒时,学校获取证据要全面、合法,不能凭借一面之词就认定学生有违纪行为,也几乎是不能轻易认定何小萍有作弊行为,C正确;D项,考场记录表上有马老师的签名,但是没有学生的签名,说明考上记录表并没有受到双方的认可,不能作为违纪处分客观的判断依据,所以D错误;E项,案例中,虽然学生心理承受能力可能差,但是家庭的不当教育和学校的不公正的处分有必然的关系,学校的不公正处分成为学生离家出走的间接原因,E错误。故本题选BC。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