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国考考试网同步国家人事考试网考试动态信息:2023国家公务员考试职位表几月份发布?,2023国考职位表。更多关于23国家公务员考试,23国考职位表,23国考公告职位表,国家人事考试网的信息的内容,请关注国家国考考试网以及国家华图教育!
2023国家公务员考试职位表几月份发布?
2023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职位表预计将在10月发布,届时职位表发布后,华图教育将同步国家人事考试网更新2023国家公务员考试职位表,方便广大考生查看。更多考试资讯,请关注华图教育官方网站。
2023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告:https://ah.huatu.com/zt/gkksgg/
2023国家公务员考试职位查询:https://ah.huatu.com/zw/
2023国家公务员考试职位表下载:https://ah.huatu.com/zt/gkzwbxz/
目前2023国家公务员考试职位表暂未发布,但是笔试备考可以开始了,备考不嫌早,下面小图为大家准备一些提供国考笔试备考资料:
2023国家公务员考试言语理解最易丢分的三处陷阱
言语理解与表达是各类公务员考试中必考的模块,虽然在不同的考试题中,言语占得的题量不同,但是言语地位是至关重要。由于言语模块是考查报考人员运用语言文字进行交流和思考、准确理解文字及材料内涵的能力,重点考查理解和使用词语、把握语句类表达方式与阅读分析文字材料的能力,所以很多考生都认为言语就是他们所熟悉的语文 , 依照自身的生活阅历和自身的语感来进行答题。事实上,大多数考生都容易主观臆断, 做题中容易出现失误, 往往导致分数的波动。
下面针对常出现的言语失误题进行解析:
01、主观臆断较重
未来数年,一种新型电池技术可以使智能手机、汽车和智能手表的电池容量增加30%或者更多。在Sila Technologies等创业公司的努力下,这一全新的锂硅电池在技术方面将远超当前的锂离子电池,新型锂硅电池的阳极主要用硅来制造。比起当前用石墨制造的电池阳极,硅阳极可以储存更多的电量。在现实应用中,硅阳极往往比较脆弱,或者寿命更短,Sila Technologies已开发出一种原型产品,解决了这个问题,即通过将硅和石墨烯纳米粒子结合,使产品变得更耐用。
这段文字主要表明:
A.新型锂硅电池将使智能手机等电池的容量大幅增加
B.新的创业公司总能在某些领域的技术创新方面一骑绝尘
C.硅和石墨烯纳米粒子的结合克服了传统电池技术的瓶颈
D.新的电池技术的运用必将大大降低智能手机等电子产品的成本
【解析】 这是一道主旨概括题。在 文段首句提出一种新型电池技术可以增加智能手机、汽车和智能手表的电池容量。后文明确该新型技术,并且通过两方面分析了该技术能增加电池容量的原因,一是硅阳极可以存储更多电量,二是硅和石墨烯纳米粒子的结合可以解决硅阳极比较脆弱的问题。所以 文段是“总—分”结构, 确定 文段 的 前两句为主旨句,全文论述的核心话题为“全新的锂硅电池”。之后 对比选项。A项是对文段重点的同义替换。因此,选择A选项。
【常见失误点】 考生通常只关注文段的尾句,整体的做题逻辑是主要内容 必 然 出现在文段的尾端 , 基于结尾的主题词,考生往往会选择C选项, 因为只看到尾句的主体词是硅和石墨烯纳米粒子。主观臆断使得考生选择错误选项。
02、错看关键词
我国《民法总则》颁行以后,就将展开民法典分编的立法。期待在分编立法过程中,进一步强化对个人人格尊严的保护,进一步彰显人文关怀的时代精神。因为我们当前处在互联网和大数据时代,高科技发明面临着被误用或滥用的风险,会对个人隐私等人格权带来现实威胁。例如,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各种“人肉搜索”泛滥,通过各种技术手段非法盗取他人的信息、邮件等行为屡见不鲜。诸如此类的行为严重侵害了个人人格权,甚至危及财产及人身安全,需要在立法层面作出有效应对。
文中提出的“有效应对”,主要是指:
A.加快人格权立法,提升人格权保护水平
B.通过分编立法,彰显人文关怀的时代精神
C.强化对“人肉搜索”等不法行为的打击
D.注重互联网和大数据时代的法治研究
【解析】 本题是语句理解题,侧重考察对语句的理解是否全面和正确。首先找到 “有效应对” ,它 在文段最后一句“需要在立法层面做出有效应对”。根据就近原则向前找,“诸如此类的……需要……”,说明“有效应对”解决的是“此类行为”,而“此类”需继续向前找,前一句是例如,表举例,继续向前找,“会对个人隐私权等人格权带来显示威胁”,故应对的是人格权带来的威胁。所以 对比选项,A项提到“人格权”和“立法”。因此,选择A选项。
【常见失误点】 考生经常会选择B,因为只看到文段中提到和法律有关的词汇 , 抓到这个信息就选择了B选项 。考生却没有抓到文段整个的话题是围绕 “ 人格权 ” 进行阐述说明的,往往考生会错过这个关键词, 最终导致和正确答案选择 失之交臂。
03、常选择错答案
脱贫攻坚必须——,一步一个脚印,确保各项扶贫政策措施落到实处,积小胜为大胜,最终取得全面胜利。同时也应加强贫困村基层组织建设,充分调动贫困群众的积极性,提高其参与度、获得感,激励其——,激发其脱贫的内生动力与活力。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未雨绸缪 一马当先
B.一鼓作气 奋发图强
C.循序渐进 再接再厉
D.稳扎稳打 自力更生
【 解析 】 根据文段的第一空的提示信息“一步一个脚印”可知,要填入的词语与之构成并列关系,意思相近,“一步一个脚印”指做事不浮躁,比较踏实。
A项“未雨绸缪”比喻事先做好准备,不符合文意,排除A项。
B项“一鼓作气”比喻趁劲头大的时候鼓起干劲,一口气把工作做完,不符合文意,排除B项。
C项“循序渐进”是按一定的顺序、步骤逐渐进步,符合文意。D项“稳扎稳打”比喻有把握、有步骤地工作,符合文意。然后 分析第二空。根据“激发其脱贫的内生动力与活力”可知,这里强调的是主要依靠自身的力量。
D项“自力更生”与之照应,形容依靠自己的力量把事情办起来。而C项“再接再厉”比喻继续努力,再加一把劲,形容一次又一次加倍努力,不符合文意,排除C项。因此,选择D选项。
【常见失误点】考生易选C项。在考生看到第一空的提示信息是 一步一个脚印,所以纠结C和D两个选项, 但是浏览第二空的前方信息就直接选择了D选项,并未看到整个文段的内容,没有注意到后文的“内生”一词。考生遇到纠结的词往往只 看到一点提示,却不加 验证直接做出选择,导致选择了错误选项。
以上是『国家国考职位表』2023国家公务员考试职位表几月份发布?的全部内容,更多关于23国家公务员考试,23国考职位表,23国考公告职位表,国家人事考试网快讯信息敬请关注国家国考考试网,及关注国家公务员考试网。
2022年相关考试试题:
94 、酒精本身没有明显的致癌能力。但是许多流行病学调查发现,喝酒与多种癌症的发生风险正相关——也就是说,喝酒的人群中,多种癌症的发病率升高了。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支持上述发现?
A.酒精在体内的代谢产物乙醛可以稳定地附着在DNA分子上,导致癌变或者突变
B.东欧地区广泛食用甜烈性酒,该地区的食管癌发病率很高
C.烟草中含有多种致癌成分,其在人体内代谢物与酒精在人体内代谢物相似
D.有科学家估计,如果美国人都戒掉烟酒,那么80%的消化道癌可以避免
【答案】:A
【解析】:
第一步,确定题型。
根据提问方式中的“支持”,确定为加强论证。
第二步,找论点和论据。
论点:喝酒的人群中,多种癌症的发病率升高了。
论据:无。
第三步,辨析选项。
A项:增加论据。从本质上解释了“酒精本身不致癌却使多种癌症发病率升高”的原理,即致癌的是酒精的代谢产物,具有加强作用。
B项:增加论据。通过举例子的方式说明某地区的某种烈酒使某种癌症的发病率比较高,具有加强作用。
C项:增加论据。属于类比选项,提到烟草与酒精代谢产物相似,烟草有致癌成分,但是没有说明致癌的到底是烟草本身还是烟草的代谢产物,因此,不能明确加强。
D项:不明确项。消化道癌的减少到底是由于戒烟还是戒酒导致的并不明确,无法确定喝酒致癌,不具有加强作用。
第四步,强度比较。
本题中A选项是从本质上解释说明酒精的致癌原因;B选项只是举个特殊地区特殊酒类特殊癌症的例子来加强,不具有普遍性;C项是类比的方式,并不能明确加强,故A项的加强力度强于B、C项。
因此,选择A选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