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教育综合知识

首页 > 安徽教师招考网 > 教师招聘备考 > 教育综合知识

教师招聘考试备考知识:教师劳动的特点

教师招聘教育综合知识 | 2022-08-30 16:42

收藏

  教师劳动的复杂性强调客体的复杂,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教育对象具有复杂性。(学生是发展中的人,每个人都不同)

  2.教育任务的复杂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任务复杂)

  3.教学过程、教育方法和教育手段的复杂性。(教学过程不易。方法手段搭配复杂)

  教师劳动的创造性强调教师教学作为主体需要具有创造性,也体现在三个方面:

  1.教师需要因材施教。(根据不同学生采用不同方法)

  2.教师在教学原则的运用、教学方法和手段的选择上具有创造性。(教学有法,教无定法)

  3.教师需要“教育机智”。(因势利导、对症下药、随机应变、掌握分寸)

  在这里我们需要区分复杂性强调的是客观存在的事物。创造性更加强调教师应该怎么做。

  教师劳动的连续性是指时间的连续性。教师的劳动没有严格的交接班时间界限,这个特点是由教师劳动对象的相对稳定性决定的。(如:放学后过了工作时间也要批作业)

  教师劳动的广延性是指空间的广延性。教师没有严格界定的劳动场所,课堂内外、学校内外都可能成为教师劳动的空间。(如:从学校回到家里还要备课)

  教师劳动的长期性指人才培养的周期比较长,教育的影响具有迟效性。(如: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教师劳动的间接性指教师的劳动不直接创造物质财富,而是以学生为中介实现教师劳动的价值。教师劳动的结晶是学生,是学生的品德、学识和才能。(如:学生长大成才对社会有贡献,大家才会认为当年老师教的好,才会体现教师的价值)。

  教师劳动的主体性指教师自身可以成为活生生的教育因素和具有影响力的榜样。(如: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教师劳动的示范性指教师的言行举止,如人品、才能、治学态度等都会成为学生学习的对象。教师劳动的示范性特点是由学生的可塑性、向师性心理特征决定的。(如: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所以我们也要区分,主体性是站在教师的角度来看教师劳动,而示范性是站在学生的角度看教师劳动。

  教师劳动的个体性指教育教学活动主要是通过一个个教师的个体劳动来完成的。每个教师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上,在一定的目标上,都具有很强的个体性特点。所以,从劳动手段角度来看,教师的劳动主要是以个体劳动的形式进行的。

  教师劳动结果的群体性指教师的劳动成果是集体劳动和多方面影响的结果。由于学校教育是分段进行的,每一阶段教师所面对的学生几乎都是前一阶段教师劳动的产物,所以,教师的个体劳动最终都要融汇于教师的集体劳动之中,教育工作需要教师的群体劳动。(如:毕业照上各科老师一起照相)。

  所以对于教师劳动的特点我们需要清除,每一个特点都具有自己独特的指代方向。所以在记忆的时候结合生活记忆,并多去做一些试题帮助理解。那么便会极快掌握,而此部分只是在后续的备考中也可以减轻不少备考压力,并不需要刻意单独复习。

  【模拟练习】

  1.【单选】“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体现的教师劳动特点是( )。

  A.连续性、广延性 B.复杂性、创造性 C.榜样性、影响性 D.示范性、主体性

  【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师劳动的特点。包括教师劳动的复杂性、创造性、主体性、示范性、连续性、广延性、长期性、间接性、劳动方式的个体性、劳动成果的群体性。

  选项A,连续性指的是时间上的连续性和空间上的广延性。与题干表达不符。

  选项B,复杂性指的是教师劳动作用的对象复杂。创造性指的是教师的劳动形式与过程复杂。

  选项C,榜样性与影响性并不属于教师劳动的特点范畴。

  选项D,示范性指在学生的角度,教师的行为起示范作用。主体性指站在教师的角度教师自身即为教育的主体。

  题干中所表述的例子指的是教师作为榜样学生才会信任遵从。体现的是教师劳动的主体性与示范性。故本题选D。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