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中国古代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古城是( )。
A.唐长安城 B.宋汴梁城
C.元大都 D.明北京城
122.下列有关我国经济制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国家对非公有制经济的政策是引导、监督和管理
B.我国的森林、草原和山岭既可以属于国家所有,也可以属于集体所有
C.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占、买卖、出租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土地
D.自留地和自留山除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以外,属于集体所有
123.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日本帝国主义对国民党政府采取的方针是( )。
A.以政治诱降为主,军事打击为辅 B.以军事打击为主,政治诱降为辅
C.政治诱降和军事打击并重 D.速战速决、武力征服
124.中国大运河项目成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中国大运河中的“京杭大运河”山东段全长643公里,历史上就是通航条件最困难,维修保护工程技术最复杂、最巧妙的著名河段。下列关于“京杭大运河”山东段描述不正确的是( )。
A.济宁:历代设河道总督署于此
B.泰安:七分朝天子,三分下江南
C.滨州:因运河漕运兴起的城市
D.聊城:临清傍运河,富庶甲齐郡
125.《周易》是我国最古老的文化典藏之一,被誉为“六经之首”。下列哪个句子出自《周易》( )。
A.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B.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C.君子有大道,必忠信以得之,骄泰以失之
D.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答案解析
121.【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古长安城。A项正确,中国古代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古城是唐长安城。唐长安城是按照中国传统规划思想和建筑风格建设起来的城市,城市由外郭城、皇城和宫城、禁苑、坊市组成,有2市108坊,面积约87.27平方公里(包括唐代新建大明宫、西内苑、东内苑),是同期世界上面积最大的都城。B项错误,宋汴梁城,周阔30余公里,由外城、内城、皇城三座城池组成,人口达到150余万,是一座气势雄伟,规模宏大,富丽辉煌的都城。C项错误,元大都城设计时曾参照《周礼·考工记》中“九经九纬”“前朝后市”“左祖右社”的记载,规模宏伟,规划严整,设施完善。D项错误,明北京城是在元大都的基础上扩建起来的。明初建的北京城(今内城)东西宽为6670米,南北深为5310米,面积为35.4平方千米。故本题选A。
122.【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基本经济制度。B项正确,按照宪法规定,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除由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以外,属于集体所有;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除由法律规定属于集体所有的以外,属于国家所有。A项错误,按照宪法规定,国家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并对非公有制经济依法实行监督和管理。C、D项错误,按照宪法规定,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除由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以外,属于集体所有;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也属于集体所有。故本题选B。
123.【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抗日战争。A项正确,抗战相持阶段,随着战局的扩大,战线的延长和长期战争的消耗,日军的财力、物力、兵力严重不足,已无力再发动大规模的战略进攻。在此阶段,日本的侵华方针有了重大变化:对国民党采取“政治诱降为主,军事打击为辅”的方针。日本逐渐将其主要兵力用于打击在敌后战场的八路军和新四军。在日本政府的诱降下,汪精卫集团投敌叛国,国民党反共倾向也日益增长。B、C、D项错误,表述错误。故本题选A。
124.【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京杭大运河。C项不正确,“京杭大运河”德州段在隋唐时主要承运征辽战备物资,之后年漕运能力逐步增加,到明代和清初期成为南北水运的咽喉要地、漕粮转运和开展贸易的重地,是名副其实的因运河漕运兴起的城市,C项符合题意,当选。A项正确,作为“京杭大运河”山东段沿岸最大的港城,济宁“居运道之中”,成为“水陆交汇,南北冲要之区”和“控引江淮咽喉”地带,历代设河道总督署于此,被称为“运河之都”,A项虽表述正确,但不符合题意,不选。B项正确,为了克服运河水源不足的顽症,明永乐九年(1411年)于泰安市东平境内大汶河下游南城子村北筑戴村坝,遏汶水三分南流经汶上至南旺湖,七分北流,接济会通河,南北分流济运,即所谓“七分朝天子,三分下江南”本项虽表述正确,但不符合题意,不选。D项正确,“京杭大运河”穿聊城而过,聊城市属下的临清以其丰富的运河文化资源,为世人所赞叹,乾隆帝南巡时也赞叹:“临清傍运河,富庶甲齐郡!”本项虽然描述正确,但不符合题意,不选。故本题选C。
125.【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周易相关知识点。B项正确,“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出自《周易》。A项错误,“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出自《老子》第二十五章。C项错误,“君子有大道,必忠信以得之,骄泰以失之”出自《大学》。D项错误,“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出自《孟子·梁惠王上》。故本题选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