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法考考试网为您发布2022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2022法考主观题报名入口-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同步法律考试网信息:2022法考报名入口。更多关于2022年法考主观题报名入口,法律职业资格考试报名,国家法考报名入口的信息内容,请关注国家法考考试网以及国家华图,值得信赖!
2022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2022法考主观题报名入口-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
2022年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主观题」考试实行网上报名,报名时间为9月27日至10月3日。华图教育同步法律考试网开通安徽省2022国家法律职业资格考试报名入口,希望对广大考生有所帮助!
★司法部官网——《法治日报记者就2022年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有关问题采访司法部法律职业资格管理局相关负责同志》
2022年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客观题考试已于9月17、18日如期举行,因疫情影响,部分省(区、市)将延期组织客观题考试,对于后续考试工作,法治日报记者就今年考试有关问题采访了司法部法律职业资格管理局相关负责同志。
记者:请问目前考试整体情况如何?
答:根据年度考试安排,2022年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客观题考试已于9月17、18日举行,全国共有41.2万余人参加考试,考试组织和疫情防控工作整体安全平稳。目前,客观题考试成绩已经发布,相关后续工作正在有序进行。
因受疫情影响,按照当地疫情联防联控机制的要求,部分省(区、市)客观题考试延期举行。我们正密切关注疫情情况,将根据疫情防控工作的要求,经综合研判后,适时组织延考考区的客观题考试,统筹安排全国主观题考试,确保做好疫情防控和考试组织各项工作。
记者:根据司法部公告,由于疫情原因和防控要求,主观题考试将延期举行。在目前尚有部分延考考区还未组织客观题考试的情况下,延考考区的客观题考试和全国主观题考试将何时举行?
答:当前,新冠肺炎疫情呈多点散发态势,一些地区仍存在聚集性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复杂。基于上述情况,在与各地司法行政机关和疫情联防联控机制反复会商,并听取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经慎重研究,决定全国主观题考试延期举行。我们将紧盯疫情情况,与各地司法行政机关和疫情联防联控机制保持密切沟通,一旦疫情平稳,经综合研判后及时确定部分考区客观题延考和全国主观题考试时间,并提前告知考生,请考生安心复习备考。我们将全力以赴组织实施好后续考试,千方百计做好服务保障工作,做到“应考尽考”,确保全年考试工作顺利完成。
记者:请问对于确因疫情防控未能如期参加9月17、18日客观题考试的考生有何安排?
答:对于因疫情防控等原因未能如期参加9月17、18日客观题考试的考生,可向报名地司法行政机关申请参加后续延期考试。在客观题延考时,符合条件的考生按照报名地所在的省(区、市)司法行政机关设置的考区参加考试。
记者:客观题考试成绩已于9月24日发布,主观题考试报名工作何时开始?如何确认主观题考区?
答:通过2022年客观题考试的应试人员和2021年客观题考试保留有效成绩人员,请于9月27日0时至10月3日24时确认报名参加今年主观题考试。今年的客观题考试成绩合格人员在客观题考试报名地所在的省(区、市)司法行政机关设置的考区参加主观题考试。2021年客观题考试保留有效成绩人员,可选择在2021年客观题考试报名地或者工作、生活所在地的省(区、市)司法行政机关设置的考区参加考试。
记者:主观题考试报名还有哪些需要注意的事项?
答:通过2022年客观题考试的应试人员和2021年客观题考试保留有效成绩人员,请登录报名系统确认是否参加主观题考试,此阶段暂不缴纳报名费。待确定考试时间后,我们将及时告知广大考生,考生能够参加本次考试的,再缴纳报名费,具体缴费时间等事项请关注司法行政机关公告或相关信息。2021年客观题考试保留有效成绩人员,在缴纳报名费前可变更考区。
新冠肺炎疫情给考试工作带来意想不到的困难,也给广大考生参考带来不便,大家对我们的工作给予了充分理解和大力支持,在此,表示衷心感谢!我们相信,在各有关方面和广大考生的共同努力下,我们一定能够克服困难,圆满完成今年考试工作。
以上是『国家法考报名入口』2022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2022法考主观题报名入口-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的全部内容,更多关于2022年法考主观题报名入口,法律职业资格考试报名,法律考试网快讯信息敬请关注国家法考考试网,及关注华图公务员考试网。
2022年相关考试试题:
21 、凡事绝非一日之功。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水平仍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尚未得到根本扭转。特别是对积弊日久、历史欠账较多的生态环境来说,更不可能一蹴而就、________,需要付出长期不懈的艰苦努力。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一劳永逸
B.一了百当
C.立竿见影
D.水到渠成
【答案】:C
【解析】:
第一步,分析语境。根据“一蹴而就”以及“、”可知,横线处的词语应与“一蹴而就”并列表达相近含义,“一蹴而就”比喻事情轻而易举,一下子就成功,也就是说对积弊日久、历史欠账较多的生态环境来说,更不可能一下子就轻而易举的成功。强调时间、难易程度和结果。
第二步,辨析选项。C项“立竿见影”比喻行事能马上看到效果或付出能马上得到收获,多用于描述某种具体措施能立刻见效,符合语境。
因此,选择C选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