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教育综合知识

首页 > 安徽教师招考网 > 教师招聘备考 > 教育综合知识

教育综合知识之教育学中常考的十大易混淆概念

华图教师网 | 2022-09-29 09:23

收藏

  不管是教师招聘考试,还是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综合知识都是必考内容。教育综合知识一般包括三大重要模块:教育学、心理学和教育法规。其中,教育学的知识可谓是教综内容的半壁江山,在教综试卷中占据高于50%的比例。教育学知识点较多,尤其是一些易混淆概念,属于考生复习中的盲点,接下来,将对教育学中常考的易混淆概念做详细整理、分析,为各位考生备考助一臂之力。

  一、教育与教学

  (一)区分

  教育属于有意识地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活动。教学属于有目的地指导个体学习的活动。

  教育范围大,教学范围小。

  (二)关系

  教育与教学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教学是进行学校教育的一个基本途径。

  (三)考查

  单选、判断和辨析

  例:【辨析】教育就是教学。

  答案解析:错误。教育属于有意识地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活动,教学属于有目的地指导个体学习的活动。教育包括教学,除此之外,还有课外活动、班主任工作等其他形式的教育活动,故说法错误。

  二、教学与智育

  (一)区分

  智育是授予学生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技能,发展学生智力和非认知因素的教育;教学是指导学生以一定文化为对象进行学习的活动。

  (二)关系

  智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通过教学来实施,但也有课外活动等其他途径。另外,教学不仅是智育的实施途径,也是德育、美育、体育、劳动技术教育的实施途径。

  (三)考查

  单选、判断和辨析

  例:教学就是智育。

  答案解析:错误。智育是授予学生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技能,发展学生智力和非认知因素的教育;教学是指导学生以一定文化为对象进行学习的活动。

  智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通过教学来实施,但也有课外活动等其他途径。

  三、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

  (一)区分

  含义不同。教育目的是国家对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什么样的人才的总的要求;培养目标是某一级或某一类学校或某一个专业人才人才培养的具体要求。教育目的具有唯一性;培养目标具有多样性。

  (二)关系

  培养目标是教育目的在不同教育阶段或不同类型学校,不同专业的具体化;二者是一般与个别、抽象与具体或者普遍与特殊的关系。

  (三)考查

  单选、判断和辨析

  例:【辨析】教育目的包括培养目标。

  答案解析:错误。教育目的是国家对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什么样的人才的总的要求;培养目标是某一级或某一类学校或某一个专业人才人才培养的具体要求。故,培养目标的制定依据教育目的,二者是一般与个别的关系。

  四、教育制度与学校教育制度

  (一)区分

  含义不同,教育制度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实施教育的机构体系及其组织运行的规则。学校教育制度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系统及运行的一整套规则。学校教育制度具体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二)关系

  教育制度包括学校教育制度,除外,还有教育考试制度、教育督导制度、教育评价制度等。现代教育制度的核心部分是学校教育制度。

  (三)考查

  单选、判断和辨析

  例:【辨析】学校教育制度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实施教育的机构体系及其组织运行的规则。

  答案解析:错误。教育制度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实施教育的机构体系及其组织运行的规则。学校教育制度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系统及运行的一整套规则。教育制度包括学校教育制度,现代教育制度的核心部分是学校教育制度。

  五、制度化教育与非制度化教育

  (一)区分

  内涵不同。制度化教育主要指正规教育,主要指向形成系统的各级各类学校,兴起的标志是近代学校系统产生。而非制度化教育主要针对了制度化教育的弊端提出的,改变的不仅是教育形式,更重要的是教育理念,即“教育不应再限于学校的围墙之内”,库姆斯等人陈述的非正规教育的概念,伊里奇所主张的非学校化观念都是非制度化教育思潮的代表,主要提出提出构建学习化社会的理想。

  (二)关系

  非制度化教育是在制度化教育之后提出的,主要针对制度化教育的弊端而设计,但并非是对制度化教育的全盘否定。

  (三)考查

  单选、判断和辨析

  例:【辨析】非制度化教育是对制度化教育的全部否定。

  答案解析:错误。制度化教育主要指正规教育,主要指向形成系统的各级各类学校,

  而非制度化教育主要针对了制度化教育的弊端提出的,重要的是改变教育理念,但并非是对制度化教育的全盘否定。

  六、教师劳动的复杂性与教师劳动的创造性

  (一)区分

  含义不同。教师劳动的复杂性表现在:(1)教育目的的全面性;(2)教育任务的多样性;(3)劳动对象的差异性。

  教师劳动的创造性具体表现在:

  (1)因材施教。(2)教学方法上的不断更新。(3)教师要对教学内容不断加工。(4)教师需要“教育机智”。

  (二)关系

  两者都属于教师劳动的特点。有时候教师劳动的创造性也有表现出复杂性的方面,但复杂性未必是创造性。

  (三)考查

  单选、判断和辨析

  例:【多选】教师在上课时经常需要“随机应变”,说明教师的劳动具有( )

  A.复杂性 B.创造性 C.示范性 D.延时性 E.长期性

  答案AB

  解析:本题考查教师劳动的特点。题干中“随机应变”一方面体现老师的教学机智;另一方面也体现了教育活动的复杂。

  七、课程计划与课程标准

  (一)区分

  含义不同。课程计划是根据一定的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由教育行政部门制定的有关学校教育和教学工作的指导性文件。体现了国家对学校的统一要求,具有普遍性。

  课程标准是课程计划中每门学科以纲要的形式编写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它规定了学科的教学目的、任务、知识的范围、深度和结构、教学进度以及有关教学法的基本要求。针对学科具有特殊性。课程标准是编写教科书和教师进行教学的直接依据,是衡量各科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

  (二)关系

  课程标准的制定要参考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是课程计划的分学科展开。

  (三)考查

  单选、判断和辨析

  例:【辨析】课程标准是中小学考试命题的主要依据。

  答案解析:正确。课程标准规定了学科的教学目的、任务、知识的范围、深度和结构、教学进度以及有关教学法的基本要求,是针对学科设计的。中小学考试命题要参考学科的知识的范围、深度和结构,因此,要参考课程标准。

  八、信度与效度

  (一)区分

  含义不同。效度,指一个测验能测出它所要测量的属性或特点的程度。信度,又称测验的可靠度,是指一个测验经过多次测量所得结果的一致性程度。因此,效度主要反映一次测验的结果;而信度主要反映至少两次数据的结果。

  (二)关系

  有信度不一定有效度,有效度一定有信度。换句话说,信度高不一定效度高,效度高一定信度高。

  (三)考查

  单选、判断和辨析

  例:【辨析】信度指一个测验能测出它所要测量的属性或特点的程度。

  答案解析:错误。效度,指一个测验能测出它所要测量的属性或特点的程度。信度,又称测验的可靠度,是指一个测验经过多次测量所得结果的一致性程度。题干混淆了两个概念。

  九、道尔顿制与设计教学法

  (一)区分

  含义不同。

  道尔顿制是帕克赫斯特编制。特点是为学生分别指定自学参考书、布置作业,由学生自学和独立作业,有疑难时才请教师辅导,学生完成一定阶段的学习任务后向教师汇报学习情况和接受考查。

  设计教学法是杜威首创,克伯屈推广。特点是废除班级授课制和教科书,打破传统的学科界限,由学生自己决定学习目的和内容,在自己设计、自己负责任的单元活动中获得有关的知识和能力。

  (二)关系

  相同点:两者都是班级授课制的改造形式,都是以学生自学为主,锻炼学生的学习能力。

  (三)考查

  单选、判断和辨析

  例:【辨析】主要废除班级授课制和教科书,打破传统的学科界限的是道尔顿制。

  答案解析:错误。设计教学法的特点是废除班级授课制和教科书,打破传统的学科界限,由学生自己决定学习目的和内容,在自己设计、自己负责任的单元活动中获得有关的知识和能力。而道尔顿制还需要教班级授课制和教科书。题干中混淆了两个概念。

  十、相对评价与绝对评价

  (一)区分

  含义不同。

  绝对评价:(1)即目标到达度评价,是根据教学目标,确定一个客观标准,将学生的学习结果与客观标准进行比较,以评定其优劣的评价方法。(2)为绝对评价而进行的测验,一般称为标准参照测验.(3)绝对评价的优点是评价标准比较客观;缺点是容易忽视个性发展。(4)绝对评价一般应用于达标测验。

  相对评价:(1)是指学生与其所在学习团体的其他学生相比较而进行的评价。(2)为相对评价而进行的测验一般称为常模参照测验。(3)优点是适应性强,应用面广;缺点是评价标准的客观性的下降。(4)相对评价一般应用于选拔性测验。

  (二)关系

  两者都属于教学评价按照评价的标准来划分的,属于同一级水平下的不同的评价类型。

  (三)考查

  单选、多选和判断

  例:【单选】“矮子里找高个儿”,“水涨船高”是一种( )。

  A.相对评价 B.绝对评价 C.定性评价 D.定量评价。

  答案:A

  解析:题干中评价主要为了确定相对位置,属于相对评价,本体选A。而绝对评价属于通过性测验;定性和定量测验是按照是否采用数学方法的分类,都不符合题干。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