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教育综合知识

首页 > 安徽教师招考网 > 教师招聘备考 > 教育综合知识

智力VS学业——到底什么关系

华图教师网 | 2022-09-30 14:04

收藏

  智力差异与学业成就在江西的考试中主要考察形式为单项选择题、简答题、材料分析题,需要在精确理解的基础上能做识记,来应对主观题的考核。有很多人认为智力高的学业成绩一定好,那智力与学业成就到底什么关系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一)智力差异与学习

  1.IQ分数与学业成绩

  IQ与学业成绩存在中等程度的相关,其相关系数在小学阶段为0.6-0.7,在中学阶段为0.5-0.6,在大学阶段为0.4-0.5。

  我们从这里会发现,智力确实是影响学习的一个重要因素,儿童IQ分数越高,一般学习成绩越好,将来接受教育的水平也越高,但是并不是唯一因素,儿童认知发展水平、老师、同伴,都对儿童成绩有重大影响。

  2.智力结构差异与学业成绩

  智力结构上的差异(质的差异)也影响着学业成绩。同等智力水平的人,学习成绩不完全相同。与其IQ水平相比较,那些成绩显者较低者可能会在性格上有一定缺陷,一般表现出机械能力强,艺术兴趣大,而言语和数学能力较低的倾向。

  (二)智力差异与教学实践

  1.适应智力差异的教学措施

  (1)改革教学组织

  为适应学生的智力差异,教育工作者从教学组织方面作了一系列探索。

  一种改革举措是分校,即根据不同学校的师资水平及办学条件等,将其分为重点、非重点学校及职业学校等。学生通过参加统一的升学考试,根据分数的高低进入相应的学校。

  另一种举措是同质分班,即按能力或成绩高低分班。同质分班也可以缩小学生间的差异,便于以统一的进度和方法进行教学。至于同质分班的效果,国外做过许多对比研究,但研究结果并不一致。多数实验的结果是,按程度分班,学生的学习成绩有所提高。但是,有的实验却得出相反的结果。在我们上学时候,也会发现很多学校会分实验班和普通班。

  还有一种举措是留级或跳级。对成绩不及格的学生采用留级的办法,其目的是让他们有第二次机会学习尚未掌握的内容。这是从低的一端缩小个别差异的方法。

  以上这三种方法,在我们上学时期也都经历过,地区的重点学校,学校中的重点班级,跟不上的学生留级察看,学习好的学生跳级前行。

  目前,心理学家一般更支持在常规的教学班中根据学生的能力、兴趣进行分组。能力与性格相近的学生组合在一起,有利于教师分组指导,也有利于学生共同研讨,而且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学习的实际水平,随时调整小组成员。并且优秀生可以成为后进生的学习榜样;优秀生给后进生辅导,在帮助别人过程中使自己的知识更有条理,更为巩固。

  (2)改革教学方法

  布卢姆的掌握学习、凯勒的个人化的教学系统以及我国的自学辅导教学等,都突破了传统教学方式,有助于使教学适应学生的个别差异。

  ①布鲁姆的掌握学习。布鲁姆认为,只要给予足够的学习时间和适当的教学,几乎所有的学生对几乎所有的学习内容都可以达到掌握的程度。所以学生的学习能力上的差异并不能决定他能否学会要学习的内容,而只能决定他花多少时间。

  ②凯勒的个人化的教学系统。在这一系统中,课程被分为15-30个单元,每个单元包括了导言以及详细的要达到的目标,在学习进程中,我们可以向学生提供一些问题来帮助他达到目标,当学生觉得自己已经学完了一个单元,就到“监督者”那里测验。不能达标的学生重新学习,过一段时间再测,直到掌握以后再学习下一个单元。

  ③自学辅导教学。自学辅导教学由卢仲衡提出,自学辅导教学与凯勒的个人化教学系统有相似之处,如两者都采用书本形式呈现教材,采用频繁的单元测验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但在自学辅导教学中,学习进程采用教师定步速和学生定步速的形式。教师先作5分钟的指导和启发,然后让学生有连续30-35分钟(至少30分钟)的自学时间,最后留5-10分钟时间提问、答疑和小结。

  2.促进智力发展的教学措施

  (1)培养学生的认知品质

  要使学生的智力得到发展,一定要重视学生认知品质的培养。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记忆力、注意力、想象力等,以促进智力的发展。

  (2)塑造学生良好的认知结构

  例:为适应智力差异的教学,教育工作者从教学组织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下列改革中较为被接受的是( )。

  A.分校 B.同质分班 C.留级或跳级 D.分组

  【答案】D。分校、同质分班、留级或跳级以及分组同属于教育教学改革的措施,但是心理学家更支持的做法就是常规的教学班中根据学生的能力、兴趣进行分组,因此选D。

  例:自学辅导教学的提出者是( )。

  A.布鲁姆 B.卢仲衡 C.凯勒 D.皮连生

  【答案】B。布鲁姆提出了掌握学习,凯勒提出的是个人化的教学系统,而卢仲衡提出的是自我辅导教学,因此选B。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