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公告解读

首页 > 国家公务员考试 > 报考指导 > 公告解读

公告已出!2023年辽宁国考公告

未知 | 2022-10-24 10:29

收藏

  国家国家公务员考试网同步考试动态信息:公告已出!2023年辽宁国考公告,2023辽宁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告。更多关于国考公告,国家公务员公告,国考职位表,的信息的内容,请关注国家国家公务员考试网以及国家华图教育!

公告已出!2023年辽宁国考公告

  2023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告已发布,笔试时间为12月3日-4日!华图教育同步更新2023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告、职位表相关资讯,希望对广大考生有所帮助。

  2023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告https://ah.huatu.com/zt/gkksgg/

  2023国家公务员考试职位查询https://ah.huatu.com/zw/

  2023国家公务员考试职位表下载https://ah.huatu.com/zt/gkzwbxz/

  叮叮,又到一年的国考冲刺阶段了,你准备好了吗?有些同学已经到了复习的白热化阶段,然而有些同学还没有开始。在最后冲刺阶段,无论前期准备的是否认真充分,从今天开始,希望小伙伴们抓紧仅有的时间,开始认真备考学习。为了让大家高效的备考复习,小编今天给各位小伙伴准备了一整套备考方案。今天我们就先聊聊常识的备考计划。

  跟课学习打基础

  常识知识庞杂繁多,很多学生看到真题,会发现无从下手,所以很多考生选择放弃该模块。其实这是不明智的选择,因为有时候就是差常识这几分,可能上不了岸,所以分值占比再小的模块,我们也应该认真准备。报班是快速上岸的捷径。大家可以选择线下听课或者线上跟课,无论哪种学习途径,常识需要将老师讲的知识多次翻看记忆,因为常识这个科目是在记忆的基础上进行判断,如果一点知识储备没有,到考场就是瞎蒙。比如历史朝代顺序都不知道的话,那各个历史朝代事件就无法正确排序,因此打好基础是关键。在备考常识中,地理这几年出题概率极大,但却是考生的一个难点痛点。备考的小伙伴们可以在听课的基础上,多查查地图,按着图去记忆,比单纯记冰冷的文字,要印象深刻的多,比如红海和地中海已经考察多次,花样倒是换了很多,但是知识点不变,因此地理的学习需要理论和图相结合。

  日积月累培素养

  在跟课学习阶段,除了历史人文地理法律模块认真记忆外,还有个模块是大家的一个难点,那就是时事政治,这个小模块可以说是每年必考模块,公职人员要有政治素养,政治素养在试卷上就体现在常识和申论两个模块上。时事政治,考前突击不太现实,需要大家日积月累的学习,华图每周有时政周报讲解,对一周内最重要的时政进行详细讲解分析。大家每周只需要花2h就可以掌握一周时政的精华和要点。

  APP刷题提能力

  光说不练假把式,因此刷题是检验知识点记忆牢固与否的重要环节,除了课堂刷题之外,大家可以利用空闲时间,多做些常识题,更能掌握常识的考点。可以下载华图在线APP,每天睡前做上五道常识题,将与错题有关的知识点,记在一个小本本上,日积月累就会有质的变化。还有每天要坚持刷学习强国APP,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意识。

  如果大家脚踏实地按着这三步走,常识真的是一个争分的模块,还等什么呢,快点行动起来吧!

  2023国家公务员考试笔试课程

  2023国家公务员考试笔试网课

  2023国家公务员考试笔试图书

  以上是公告已出!2023年辽宁国考公告的全部内容,更多国考公告,国家公务员公告,国考职位表资讯请继续查看:、国家国家公务员考试网及国家华图。

  公告已出!2023年辽宁国考公告相关考试试题:

  84 、在决断之前,每个事物的价值在决策者心目中大致相近,则难于决断其优劣;但在作出选择之后,决策者对这些事物的态度评价就发生了改变。这种现象叫作决断后效应。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现象属于决断后效应的是:
A.某职员对自己的去留一筹莫展,一番考量之后他认为留下来要面对许多复杂关系,不如重新开创新天地
B.某女士对各有优劣的两个品牌手机难以抉择,最后她从经济角度考虑选择其中一款,可到货后发现这款有色差
C.某老师对选A还是B去参加比赛犹豫不决,班长建议选B。事后,老师认为选B完全正确,因为B最终夺得冠军
D.某学生填报志愿时对报甲大学还是乙大学犹豫不决,最后他听从老师建议选择了甲大学,从此觉得甲大学优于乙大学
  【答案】:D
  【解析】:
第一步,看提问方式,本题属于选是题。
第二步,找关键信息。
①决断之前,难于决断其优劣;
②作出选择之后,决策者对这些事物的态度评价就发生了变化。
第三步,辨析选项。
A项:某职员对自己的去留一筹莫展,属于“决断之前,难于决断其优劣”,但是其决定出去开创新天地后对于原本去留的评价态度未明确,不属于“作出选择之后,决策者对这些事物的态度评价就发生了变化”,不符合定义;
B项:某女士对各有优劣的两个品牌手机难以抉择,属于“决断之前,难于决断其优劣”,但是从经济角度考虑选择其中一款,可到货后发现这款有色差,描述的是事实,未体现“作出选择之后,决策者对这些事物的态度评价就发生了变化”,不符合定义;
C项:某老师对选A还是B去参加比赛犹豫不决,属于“决断之前,难于决断其优劣”,但是老师认为选B完全正确是基于结果得出的评价,不是自己主观的判定,不属于“作出选择之后,决策者对这些事物的态度评价就发生了变化”,不符合定义;
D项:某学生填报志愿时对报甲大学还是乙大学犹豫不决,属于“决断之前,难于决断其优劣”,最后他选择了甲大学,并从此觉得甲大学优于乙大学,属于“作出选择之后,决策者对这些事物的态度评价就发生了变化”,符合定义。
因此,选择D选项。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