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新手入门

首页 > 国家公务员考试 > 报考指导 > 新手入门

2023国家公务员考试报名公告什么时候发布_国家公务员考试网

国家公务员考试网 | 2022-10-24 11:16

收藏

  国家国考考试网同步国家公务员考试网考试动态信息:2023国家公务员考试报名公告什么时候发布_国家公务员考试网,2023国考考试公告。更多关于国家公务员考试,国考公告,公务员考试,国家公务员考试网的信息的内容,请关注国家国考考试网以及国家华图教育!

2023国家公务员考试报名公告什么时候发布_国家公务员考试网

  国家公务员考试网:2023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告已发布,华图教育同步更新2023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告、职位表等相关考试信息,方便广大考生及时查看公告内容!预祝各位考生备考顺利!

  点击查看>>>2023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告https://ah.huatu.com/zt/gkksgg/

  点击查询>>>2023国家公务员考试职位查询https://ah.huatu.com/zw/

  点击下载>>>2023国家公务员考试职位表下载https://ah.huatu.com/zt/gkzwbxz/

​​​

  你知道国考笔试试卷分几类,都有何区别?

  往年国考笔试试卷分为中央机关及其省级直属机构综合管理类(以下简称“副省级”)和市(地)级及以下直属机构综合管理类(以下简称“地市级”),但在去年国考分级出现了新变化,笔试试卷由原来的两类增至三类,除副省级和地市级外,又增加了行政执法类考试。其中的具体区别见下:

  一、岗位差异

  副省级及以上单位所设置的岗位多数集中在中央各部委或者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单位,工作地点主要集中在北京地区或省会城市。

  地市级所设置岗位考虑到不同地区需求,市级、县(区)级岗位均有分布。

  行政执法类岗位,从去年国考职位表来看,行政执法类招录大多包括铁路公安、海关海事、税务局、出入境等治安管理、一线监督执法等职位。机构层级大多数集中在市(地)级或县(区)级以下,只有少量岗位设置在副省级以上。

  二、考试差异

  题量差异

  在行测方面,国考中副省级为135道题,地市级及行政执法类为130道题,具体差异主要体现在数量关系题目的数量上,副省级为15道数量题,地市级及行政执法类为10道数量题。

  难度差异

  根据以往试卷可以看出,在申论材料的数量和难度上,副省级、地市级及行政执法类有明显的差别。三类考试给出的材料和问题完全不同,最终在赋值给分上也存在差异。总体而言,副省级的试题难度系数要略高于地市级和行政执法类试题。

  三、试题差异

  1、行测差异

  从试题来看,三类考试笔试最大的差异在常识判断和数量关系上。

  就常识判断而言,今年行政执法类题目相对于副省级和地市级的题目有一些变化,但是整体仍然保持了国考常识一直以来的稳定。题目总数仍然为20题,考查了时政、党史、法律、经济、文学,以及科技和地理类的题目。

  相对于副省级和市地级,行政执法类题目最大的变化主要体现在7道法律题目上。一方面,法律题目数量占比超过三分之一,可见执法类岗位对于应聘人员的法律素质要求比较高;另一方面,这7道法律题目包括了宪法、行政处罚法、安全生产法、数据安全法、刑法、公司法、乡村振兴法等多部法律,并不局限于行政法,这就要求考生的法律学习不能“偏科”,各类法律均有所兼顾。

  就数量关系而言,行政执法类考试与地市级考试的数量一致,均为10道题,考察题型也与往年无较大差别,包括基础计算问题、基础应用题、行程问题、经济利润问题、几何问题、概率问题等。值得一提的是,行政执法类数量关系10道题目中9道均与副省、市地相同,仅存在一道差异性题目。

  2、申论差异

  从试题题型来看,国考无论是副省级、市地级还是行政执法类考试,总体题量相同,都是5道题,其中副省级和地市级包括4道小题和1道大作文,但2022年行政执法类的没考大作文,考察了应用文(撰写一封公开信)。

网校课程展示价格查看链接
2023年国家公务员笔试系统提升班(11期)750元点击链接
2023年国家公务员笔试《公考联盟行测专项班》2980元点击链接
2023年国考基础理论专项班(行测+申论)2580元点击链接

↓↓↓关注华图国考微信号“htkszx”,获取更多招考信息↓↓↓

  2023国家公务员考试笔试课程

  2023国家公务员考试笔试网课

  2023国家公务员考试笔试图书

  以上是『国家国考考试公告』2023国家公务员考试报名公告什么时候发布_国家公务员考试网的全部内容,更多关于国家公务员考试,国考公告,公务员考试,国家公务员考试网快讯信息敬请关注国家国考考试网,及关注国家公务员考试网。

  2022年相关考试试题:

  75 、哲学是属于理智方面的事,文学是属于情感方面的事。我们研究哲学时,必须先将头脑放冷静了,然后才能寻究其中的道理。至读文学时,则以带着兴奋的心灵,欣赏其一切。若读“哲理诗”,理智与感情并用,同时冷热,很觉不痛快。
对这段文字的概括最正确的是:
A.哲学与文学的差别
B.研究哲学的方法
C.哲理诗的特点
D.欣赏文学的方法
  【答案】:C
  【解析】:
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首句客观陈述哲学与文学的区别,第二、三句则承接上文,陈述研究哲学与阅读文学的不同——哲学须理性,文学要感性,最后一句指出“哲理诗”需要同时有哲学的理性和文学的感性,通过分析可知,文段最后一句为主旨句,主体是“哲理诗”。
第二步,对比选项。C选“哲理诗的特点”即是指读哲理诗时理智与感情并用,“很觉不痛快”,是对主旨句的同义替换。
因此,选择C选项。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