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国考考试网同步国家公务员考试网考试动态信息:2023年国考岗位表下载|下载网址,2023国考职位表。更多关于国考职位表,公务员考试,国家公务员考试,国家公务员考试网的信息的内容,请关注国家国考考试网以及国家华图教育!
2023年国考岗位表下载|下载网址
2023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职位表已发布,华图教育同步更新2023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告、职位表国家公务员考试网等信息,希望对广大考生有所帮助。
2023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告https://ah.huatu.com/zt/gkksgg/
2023国家公务员考试职位查询https://ah.huatu.com/zw/
2023国家公务员考试职位表下载https://ah.huatu.com/zt/gkzwbxz/
国考笔试推广内容
★行测备考:常识备考之什么是央行降准?
2020年,为了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对经济造成的冲击,我国央行两次降准。1月6日第一次降准为全面降准,央行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各家银行都能受惠。3月16日第二次降准实施普惠金融定向降准,对达到考核标准的银行定向降准0.5至1个百分点,另外对符合条件的股份制商业银行额外再定向降准1个百分点。
2021年12月6日,央行官网发布最新通知,为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促进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于2021年12月15日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不含已执行5%存款准备金率的金融机构)。
新闻中常播的“降准”是什么意思呢?央行屡次“降准”到底意欲何为?对宏观经济会带来什么影响?下面就让小编带大家来学习一下这方面的常识小知识吧!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2015年修正)第三十二条规定,商业银行应当按照中国人民银行的规定,向中国人民银行交存存款准备金,留足备付金。所以,新闻里常说的“降准”的“准备金”就是金融机构按存款总额或负债总额的一定比例缴存中央银行的存款。
中国人民银行(央行)制定货币政策,有权要求金融机构按照规定的比例交存存款准备金。央行规定的这个比率叫存款准备金率。假如A银行吸收的存款是100亿,B银行是200亿,央行规定的存款准备金率是15%,如此一来,A银行要上交15亿,B银行要上交30亿。降准之后,银行上交到央行的存款准备金比例少了,商业银行也就有更多的钱用来放贷,市面上的资金也就变多了,老百姓或者企业贷款也就更容易了。
作为一种必要的准备,存款准备金制度有着以下几个方面作用:
作用主体 | 央行 (金融宏观调控) | 商业银行 (存款支付和资金清偿) | 存款人 (利益保护) |
作用表现 | 1、调节和控制信贷规模; 2、增强中央银行信贷资金宏观调控能力 | 1、限制商业银行派生存款的扩张能力,起着减轻商业银行债务负担和支付压力的作用,客观上增强了商业银行支付和资金清偿能力。 2、中央银行集中的存款准备金,对商业银行的支付和稳定起着最后的支持和保证作用。 3、当商业银行存款下降时,中央银行按规定的比例调减存款准备金,可以增加商业银行的资金头寸。 | 防止商业银行由于贷款过度而不能应付存款人提现 |
不难看出中国人民银行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坚持稳字当头,此次降准的目的是加强跨周期调节,优化金融机构的资金结构,提升金融服务能力,更好支持实体经济。
小练习:
中央银行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后,在市场上引起的可能反应是:
A.商业银行可用资金增多,贷款上升,货币供应量增多,通货膨胀
B.商业银行可用资金减少,贷款下降,货币供应量减少,通货紧缩
C.商业银行可用资金减少,贷款上升,货币供应量增多,通货膨胀
D.商业银行可用资金增多,贷款下降,货币供应量减少,通货紧缩
【答案】A
【解析】存款准备金率降低,表明商业银行给中央银行缴纳的货币减少,可用于贷款的资金增多,市场货币供应量增加。若市场中货币过多容易导致纸币贬值,物价上涨,出现通货膨胀现象。
因此,选择A选项。
以上是2023年国考岗位表下载|下载网址的全部内容,更多国考职位表,公务员考试,国家公务员考试资讯请继续查看:国家公务员考试网、国家国考考试网及国家华图。
2022年相关考试试题:
34 、“协调发展”被树立为发展新理念,本身就是为了消弭差距,实现均衡。“协调”与“均衡”是一个微妙状态,它们既需要把差距变小,又不可能“走齐步”“均贫富”。将各方面、各环节调适到最佳位置,相互协同有机推进,才算是高明的状态。这就需要发展过程中时时抱有一种协调意识,不仅看得到差异和问题,更要拿捏得当统筹解决。不然,“协调”很容易变成“同质”,“均衡”也容易变成“均一”。那样的结果,将完全背离“协调发展”的本意。下列说法与上文意思不符的是:
A.完全均衡是很难做到的
B.协调发展是为了消灭差距,但又允许差距存在
C.协调发展就是统筹区域发展
D.协调发展,不能“千篇一律”
【答案】:C
【解析】:
第一步,分析文段,将选项与文段一一对应。
第二步,辨析选项。A项对应“‘协调’与‘均衡’是一个微妙状态……才算是高明的状态”,可知完全均衡是很难做到的,符合原文,正确。B项和D项对应“‘协调发展’被树立为发展新理念,本身就是为了消弭差距,实现均衡”“不然,‘协调’很容易变成‘同质’,‘均衡’也容易变成‘均一’”,二者符合原文,均正确。C项无中生有,错误。
因此,选择C选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