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建立良好的常规,避免不必要的管理行为,逐步引导幼儿学习( )。
A.相互管理
B.重点管理
C.自我管理
D.全面管理
2.根据学前儿童身体发育的特点,教育机构要制定正确的饮食制度,儿童进餐必须定时定量,开饭要准时,进餐时间间隔应该是( )。
A.1—2小时
B.2—3.5小时
C.3.5—4小时
D.4—5小时
3.幼儿园一日生活的时间安排应有相对的( )和( ),既有利于形成秩序,又能满足幼儿的合理需要,照顾到个别差异。
A.合理性稳定性
B.自由性规范性
C.稳定性灵活性
D.规范性灵活性
4.幼儿教师对3—4岁的幼儿进行常规教育时,最恰当的语言表达方式如( )。
A.“不要拿错杯子,别人会不高兴的”
B.“请拿自己的杯子,上面贴有你的照片”
C.“别放错杯子,否则老师要批评的”
D.“请找自己的杯子,老师不会帮助你的”
5.下列关于制定学前儿童一日生活日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幼儿年龄越小,安排的睡眠时间应越短,次数应越多
B.游戏是儿童的基本活动,应保证他们的游戏时间
C.制订作息制度要考虑到不同地区的差异,如南北方差异
D.安排幼儿一日的生活作息制度,要考虑到家长的配合
答案及解析:
1.【答案】C 【解析】《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明确规定:建立良好的常规,避免不必要的管理行为,逐步引导幼儿学习自我管理。故本题选C。
2.【答案】C 【解析】《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明确规定:根据学前儿童身体发育的特点,教育机构要制定正确的饮食制度,儿童进餐必须定时定量,开饭要准时,进餐时间间隔应该是3.5-4小时。故本题选C。
3.【答案】C 【解析】幼儿园一日生活的时间安排应有相对的稳定性和灵活性,既有利于形成秩序,又能满足幼儿的合理需要,照顾到个别差异。故本题选C。
4.【答案】B 【解析】最恰当的语言表达方式“请拿自己的杯子,上面贴有你的照片”,这样的表述即能体现亲切平等的师生关系,又能让幼儿清晰明确应做的事情。故本题选B。
5.【答案】A 【解析】幼儿阶段孩子的睡眠时间大概是每题11—12小时,午休2小时左右。故本题选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