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消毒大事件
1820 年,漂白粉问世,此后被用作感染创伤的治疗和饮用水的消毒中。这一由氢氧化钙、氯化钙,次氯酸钙组成的混合物,在今天仍然被作为重要的消毒灭菌剂。
微生物学的发展为消毒学的形成提供了科学理论基础。
19 世纪下半叶,巴斯德等发现细菌,奠定了现代微生物学的基础。1865 年,李斯特首先提出缺乏消毒是手术后发生感染的主要原因。1867 年他发表论文公布了这一成果,不到 10 年就使手术后死亡率从 45%降到 15%。挽救了亿万人的生命。
20 世纪 30 年代,甲醛的应用在化学消毒发展史上建立了一个里程碑,因此甲醛被誉为第一代化学灭菌剂。醇类也是发现比较早的一类化学消毒剂,如今我们在医院中与生活中常用的酒精消毒, 主要成分就是乙醇。
1949 年,美国菲利普、史密斯等人研究了多种化合物的杀菌作用,发现了环氧乙烷,并且研究了其灭菌条件及影响因素。环氧乙烷被誉为第二代化学灭菌剂。
1962 年,美国的派普筛选了醛类化合物,发现了戊二醛一经碱化便有良好的杀芽孢作用。
20 世纪 70 年代以来广泛应用于医学灭菌,被称为冷灭菌剂,并被称为第三代化学灭菌剂。20 世纪 70 年代初期,李世新等研究了过氧乙酸的合成工艺及其在消毒上的应用,在此后的 10 多年中,过氧乙酸在我国广泛应用。
二、家庭消毒
三、安全使用酒精
酒精可以说家庭消毒的常备品。
酒精杀菌杀病毒的机制是:酒精的脂溶性可以破坏生物磷脂双分子构成的生物膜,造成生物膜结构和功能障碍造成死亡。
一般而言,酒精的消毒杀菌效果和其浓度关系较大。
鉴于酒精消杀依赖于高浓度,因此,只能用于体外的消杀。比如,手部消毒和物体表面 的清洁消毒。但酒精在使用过程中,也需要注意一些安全要点:
(1) 绝对要将 84 消毒液和酒精分开储存,妥善保管。84 消毒液和酒精混合后可能产生氯气,对人体有巨大危害。
(2) 室内使用时禁止喷洒式消毒。酒精极易燃烧,衣服静电就会导致酒精起火,要在消毒过程中保持室内通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