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试题题库

首页 > 安徽教师招考网 > 教师资格 > 试题题库

教资笔试模考大赛-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第十七季之单项选择题

教招网 | 2022-12-26 14:00

收藏

  1.表达情绪的方式比较适度,不乱发脾气的年龄阶段是( )。

  A.2-3

  B.3-4

  C.4-5

  D.5-6

  【答案】D

  【解析】

  根据《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规定,5-6岁的幼儿表达情绪的方式比较适度,不乱发脾气。故选D。

  2.认为游戏是用来发泄剩余精力的是( )。

  A.格罗斯

  B.霍尔

  C.拉扎鲁斯

  D.斯宾塞

  【答案】D

  【解析】

  斯宾塞提出的是剩余精力说,记忆口诀:剩斯说。故本题选D。

  3.下棋属于( )。

  A.象征性游戏

  B.结构性游戏

  C.规则性游戏

  D.感觉机能性游戏

  【答案】C

  【解析】

  “下棋”属于智力游戏的一种,而智力游戏属于规则性游戏。故选C。

  【来源】2022年教师资格证模考大赛-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第十七季)第3题、2022年教师资格证笔试模考大赛-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第十七季)第3题、教师资格考试幼儿园(保教知识与能力)课后题第5题

  4.小朋友帮助同学受到了老师的表扬,以后该小朋友就经常做好事,其基本原理是( )。

  A.无条件反射

  B.经典条件反射

  C.模仿学习

  D.操作性条件反射

  【答案】D

  【正确率】46%

  【解析】

  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强调操作性条件反射在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斯金纳认为只要使用好强化技术,就能控制行为反应,从而塑造出教育者所期望的行为。他认为学习的实质是建立操作和强化物之间的联结,强化可提高反应的概率。题干中小朋友做好事受到表扬后,以后做好事的频率增加,属于正强化。故本题选D。

  5.焦虑—回避型依恋的儿童在游戏活动中容易( )。

  A.不愿意与伙伴合作,带有破坏性

  B.探究兴趣浓厚,对游戏主动认真和专注

  C.对游戏不认真、不专注,并且缺乏乐趣

  D.喜欢与同伴合作进行游戏,情绪愉快

  【答案】C

  【解析】

  在婴儿期形成的依恋质量影响着个体以后的人关系的形成。与其他恋类型的婴儿相比,安全型依恋婴儿更积极,他们能从亲密的同伴友谊中得更多的乐趣,而紊乱型依恋的婴儿则表现出更多的敌意和攻击性。焦虑型依恋的婴儿则比较谨慎,经历了焦虑回避型依恋的个往往存在着对丧失和抛弃的恐惧,这可能会导致对同龄人关系的焦虑,在与人开始交往时存在对他人的信任问题。题干中考查焦虑—回避型依恋的儿童在游戏中的表现。故本题选C。

  6.( )是以培养幼儿语言表述行为的活动。

  A.谈话活动

  B.讲述活动

  C.文学作品活动

  D.听说游戏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的类型。

  讲述活动是以培养幼儿的表述行为为主的语言教育活动类型,其目的在于要求幼儿积极参与命题性质的讲述实践,帮助幼儿逐步获得独立构思和完整连贯表述的语言经验。

  A选项谈话活动是培养幼儿在一定范围内运用语言与他人进行交流的活动类型,这种活动旨在创造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帮助幼儿学习倾听别人谈话,围绕一定话题进行谈话,习得与别人交流的方式、规则,培养与人交往能力。

  C选项文学作品学习活动是通过欣赏文学作品来学习语言的语言教育活动类型,其目的在于向幼儿展示成熟的语言,扩展幼儿的词汇量,培养幼儿善于倾听的技能,鼓励幼儿创造性的运用语言,并培养幼儿的艺术想象力。

  D选项听说游戏为幼儿提供一种游戏情景,使幼儿在游戏中按一定规则练习口头语言,培养幼儿口语交际活动中的快速、机智、灵活的倾听和表达能力。

  故此题选B。

  7.兰兰一闻到百合花的香味,就马上说出花的名称,这种心理现象是( )。

  A.感觉

  B.知觉

  C.味觉

  D.嗅觉

  【答案】B

  【解析】

  知觉是人脑对当前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的反映,感觉是知觉的基础,一闻到味道就知道是百合花,说明是对百合花整体概念的认知。故选B。

  8.幼儿边给自然角的花朵浇水边说:“小花啊小花,你一定要快快地长大。”这是一种( )。

  A.内部性言语

  B.外部性言语

  C.自我中心言语

  D.告知性言语

  【答案】C

  【解析】

  幼儿在活动或游戏过程中,发出的似乎并不在意是否能达到与别人沟通目的的自言自语或是公开的说话,被称作幼儿的自我中心言语。故选C。

  9.通常在教学实施前,用以帮助教师了解幼儿学习水平及个别差异,以进行适宜性教学的评价方法是( )。

  A.形成性评价

  B.诊断性评价

  C.终结性评价

  D.学习过程的评价

  【答案】B

  【解析】

  诊断性评价也称教学性评价、准备性评价,一般是指在某项教学活动开始之前对学生的知识、技能以及情感等状况进行的预测。通过这种预测可以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和准备状况,以判断他们是否具备实现当前教学目标所要求的条件,为实现因材施教提供依据。故选B。

  10.可以有效发展幼儿节奏感,并提高对音色的辨别能力以及对声音高低、强弱、长短的敏感性的音乐活动是( )。

  A.歌唱活动

  B.欣赏活动

  C.韵律活动

  D.打击乐活动

  【答案】D

  【解析】

  幼儿园的打击乐是指在音乐中有节奏地敲打某些打击乐器的一种活动,由于各种乐器有不同的声音,在活动过程中还能提高幼儿对音色的辨别能力,以及对声音高低、强弱、长短的敏感性。故选D。

  推荐资料:2022下半年教师资格证笔试图书教材 网课推荐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