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考考试网为您发布2023安徽公务员考试职位表下载,同步安徽公务员考试网信息:2023省考职位表。更多关于安徽省考,安徽公务员,安徽省考职位表,安徽省考职位表的信息内容,请关注安徽省考考试网以及安徽华图,值得信赖!
2023安徽公务员考试职位表下载
2023年安徽公务员考试公告、职位表尚未发布!待安徽省公务员考试职位表发布后,华图教育将同步安徽公务员考试网更新2023安徽公务员考试公告、职位表等相关信息,希望对广大考生有所帮助!更多考试相关资讯,请多多关注华图教育官方网站!
2023安徽公务员考试公告https://ah.huatu.com/zt/ahskgg/
2023安徽公务员考试职位查询https://ah.huatu.com/zt/zwb/
》》》2023安徽公务员考试常识模块:中国法的渊源
一、法的渊源的含义
法的渊源简称“法源”,通常指法的创立方式及表现为何种法律文件形式。
二、法律渊源的分类
法律渊源根据是否表现于国家制定的法律文件中的明确条文形式,可以分为正式渊源和非正式渊源。
1.正式渊源(法有明文)
正式渊源主要指以规范性文件形式表现出来的成文法,如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民族自治法规、经济特区法规、特别行政区法、行政规章、国际条约与惯例。
2.非正式渊源(法无明文)
非正式渊源主要指具有法的意义的观念和其他有关准则,如正义和公平等观念、国家政策、道德和习惯等准则,还有权威性法学著作等。
三、当代中国法的渊源
在中国,法的渊源是指由不同国家机关制定、认可和变动的,具有不同法的效力或地位的各种法的形式。
1. 宪法的制定主体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2. 法律的制定主体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3. 行政法规的制定主体是国务院。
4. 地方性法规的制定主体是省级、设区的市、自治州的人大及其常委会。
5. 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的制定主体是自治区、州、县人大。
6. 地方政府规章的制定主体是省级、设区的市、自治州的政府。
7. 部门规章的制定主体是部委行署、直属机构。
8. 特别行政区法的制定主体是特别行政区的立法会。
【例1】以下属于地方性法规的是( )。
A.亳州市人民政府颁布的《亳州市农村土地房屋征收暂行规定》
B.临沂市人民代表大会颁布的《临沂市城市绿化条例》
C.教育部制定的《学校管理规定》
D.四川省委、省政府印发的《关于加强城乡社区协商的实施意见》
【答案】B
【解析】本题考察中国法的渊源,地方性法规由省级或者设区的市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ACD属于政府或部门规章。因此本题选择B 。故本题答案为B。
【例2】当代中国的法律渊源主要是以宪法为核心的各种制定法,但下列哪一个选项
不包括在内( )。
A. 江苏省的地方性法规
B. 深圳经济特区的规范性文件
C. 天津市高级人民法院的判例
D. 国务院的行政法规
【答案】C
【解析】本题考察中国法的渊源,当代中国不实行判例法制度,因此,天津市高级法院的判例不是中国的法律渊源。故本题答案为C。
==推荐==
以上是『安徽省考职位表』2023安徽公务员考试职位表下载的全部内容,更多关于安徽省考,安徽公务员,安徽省考职位表,安徽公务员考试网快讯信息敬请关注安徽省考考试网,及关注华图公务员考试网。
2022年相关考试试题:
? ? ? ?截至2011年末,全国城乡就业人数达到76420万人,比2002年末增加3140万人,其中,城镇就业人数35914万人,增加10755万人;乡村就业人数40506万人,减少7615万人,农民工数量不断扩大,2011年末达到25278万人。
???????2011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810元,比2002年增长1.8倍,扣除价格因素年均实际增长9.2%;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6977元,比2002年增长1.8倍,扣除价格因素年均实际增长8.1%。2002—2011年,城乡居民收入年均增速超过1979—2011年7.49% 的年均增速,是历史上增长最快的时期之一。其中,2010年、2011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速连续两年快于城镇。
???????2011年,城乡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分别为36.3%和40.4%,分别比2002年降低了1.4和5.8个百分点,主要耐用消费品拥有量大幅增长:2011年末,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百户拥有家用汽车18.6辆,比2002年末增加17.7辆;拥有移动电话205.3部,增长2.3倍;拥有家用电脑81.9台,增长3.0倍。农村居民家庭平均每百户拥有电冰箱61.5台,增长3.1倍;空调机2.6台,增长8.9倍;拥有移动电话179.7部,增长12.1倍。2011年末,全国电话普及率达到94.9部/百人,比2002年末增长1.8倍。
A.53%
B.47%
C.34%
D.28%
【答案】:C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基期比重计算问题。
第二步,定位第一段文字材料“截至2011年末,全国城乡就业人数达到76420万人,比2002年末增加3140万人,其中,城镇就业人数35914万人,增加10755万人”。
第三步,根据基期量=现期量-增长量以及比重=部分量/整体量,选项首位数字各不相同,分母从左向右截取前两位,分子为减法运算考虑截位舍相同,可得

因此,选择C选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