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备考资料

首页 > 安徽教师招考网 > 教师资格 > 备考资料

2022年安徽教师资格证考试每日一练(12月29日)

教师资格每日一练 | 2022-12-29 09:28

收藏

  1.当两眼向前视时,两眼的黑眼珠位置不匀称,即称为( )。

  A.斜视

  B.弱视

  C.近视

  D.斜视性弱视

  2.幼儿的亲社会行为是指( )。

  A.幼儿与他人非常亲近

  B.幼儿的行为符合或适应社会文化和行为准则及价值观

  C.幼儿的行为违背社会文化,道德标准和行为准则

  D.幼儿懂得维护社会文化及行为准则

  3.幼儿智力发展的核心部分是( )。

  A.注意力

  B.想象力

  C.思维力

  D.观察力

  4.幼儿在认识“方”“万”和“日”“月”等形近符号时出现混淆,这是由于( )不够所致。

  A.观察的顺序性

  B.观察的目的性

  C.观察的深刻性

  D.观察的细致性

  5.3岁儿童常常表现出各种反抗行为或执拗现象,这是儿童心理发展中( )的一种现象。

  A.最近发展期

  B.敏感期

  C.转折期

  D.关键期

  答案及解析:

  1.【答案】A 【解析】当两眼向前视时,两眼的黑眼珠位置不匀称,即称为斜视。弱视是指一眼或双眼视力达不到正常标准,而又查找不出影响视力的明显眼病,验光配镜也得不到纠正。故本题选A。

  2.【答案】B 【解析】亲社会行为是指一个人帮助或打算帮助他人或群体的行为及倾向。具体包括分享、合作、谦让、援助。因此,亲社会行为符合社会文化、行为准则、价值观。故本题选B。

  3.【答案】C 【解析】思维力是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的、概括的反映能力。当人们在学会观察事物之后,他逐渐会把各种不同的物品、事件、经验分类归纳,不同的类型他都能通过思维进行概括。思维力是智力的核心。故本题选C。

  4.【答案】D 【解析】幼儿的观察一般是笼统的,看得不细致是幼儿的特点和突出问题。比如,幼儿观察时,只看事物的表面和明显较大的部分,而不去看事物较隐蔽的、细致的特征,因此在认识“方”“万”等形近符号时出现混淆。故本题选D。

  5.【答案】C 【解析】3岁儿童常常表现出反抗行为或执拗现象,常常对成人的任何指令都说“不”、“偏不”,以示反对。儿童在转折期的表现。C选项符合题干。A选项,最近发展区是指幼儿能独立表现出来的心理发展水平,和在成人指导下能表现出来的心理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B选项,敏感期是指儿童学习某种知识和行为比较容易,儿童心理某个方面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D选项,关键期指的是儿童心理发展某种特征的形成,或儿童某种能力的发展,在某一个时期容易出现。故本题选C。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