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教师招聘备考学习2群
一、教学目标
1.说出输血的原则,以及成分输血的意义。
2.通过混合墨水探究输血关系,提升逻辑推理能力。
3.运用不同血型之间凝集的规律鉴别迷信和伪科学。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输血原则。
【难点】输血原则的探究过程。
三、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法国人丹尼斯把羊血输给病人最终导致病人死亡的资料,提问:这则资料说明了什么问题?(不能随意输血,输血与血型有关。)教师追问:如何输血才能真正救人性命?安全输血应该遵循什么原则?引入新课。
(二)新课教学
1.输血原则
教师利用多媒体播放A型血和B型血混合以及A型血与A型血混合的视频,提问:不同血型的血液混合会怎样?如果这种情况发生在人体内会造成怎样的后果?结合这两个视频,你认为输血时应该遵循什么原则?
(不同血型混合会发生凝集现象;如果这种情况发生在人体内会堵塞血管,导致血液循环不能正常进行,而输入同型血就不会发生这种情况,因此输血应该遵循输同型血的原则。)
进一步追问:不同血型混合一定都会发生凝集吗?
教师给每个小组分发不同颜色的墨水和清水,红色的墨水代表A型血,黄色的墨水代表B型血,橙色的墨水代表AB型血,清水代表O型血。接着教师说明:当墨水的颜色种类发生改变的时候代表血液凝集。学生根据教师的引导进行操作并记录结果:
(1)将代表O型血的清水分别少量加入其他血型的墨水瓶中,你会发现什么变化?由此你能得出什么样的猜测?
(加入少量清水时颜色无明显变化,从而得出任何血型的人都可以缓慢地输入少量的O型血。)
(2)将少量代表A型血和B型血的墨水加入代表AB型血的墨水瓶中,会发生什么变化?如果将大量代表A型血的墨水倒入代表AB型血的墨水瓶中,又会发生什么变化呢?由此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少量加入时仍为橙色,大量加入后颜色变化明显,因此AB型血除可输入少量O型血外,也可缓慢地少量输入A型血或B型血,但需要大量输血时,仍需实行同型输血。)
教师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主混合墨水,探究输血关系,并填写下面表格。
?
教师追问:有人说“O型血的人是万能输血者”,你认为有道理吗?
(有道理,O型血可以少量的输给任何血型的人。)
教师总结:安全输血应以输同型血为原则,在没有同型血可输而且情况紧急时,任何血型的人都可以缓慢地输入少量的O型血;AB型血的人,除可输入少量O型血外,也可缓慢地输入少量的A型或B型血。大量输血时,仍需实行同型输血。
2.成分输血
教师带领大家回忆血液的组成成分有血浆、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
追问:若某位病人只缺乏血小板,还需要输入全血吗?
(可只输入血小板。)
教师发放成分输血资料卡片,提问:什么是成分输血?有什么好处?
(成分输血就是病人血液中缺少什么成分就输入什么成分,能够提高治疗效果,降低不良反应。)
教师总结:在临床上,某些病人只是因为血液中缺乏某些成分而需要输血,而不需要输入全血,这就是成分输血,成分输血可以大大提高病人输血治疗的效果,降低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也避免了大量的血液浪费。
3.倡导无偿献血
组织学生畅谈上次课程让学生去采访无偿献血工作人员的经历,说说:叔叔阿姨们会让大家献血么?为什么?通过这次活动你知道了献血的哪些作用?
(不让,因为叔叔阿姨们说要满18周岁且身体健康才可以献血;如果我们献血量正常的话对我们的身体不会有害处,但是可以帮助很多人,甚至还可能挽救他人的生命。)
教师追问:那同学们等大家满18周岁了,大家会去无偿献血吗?
(会!)
教师总结:献血可以挽救某些病人的生命,我国倡导的是18~55周岁的公民自愿献血,对于健康成年人来说,一次性献血200~300毫升对身体是不会有危害的,也希望同学们成年之后积极献血。
(三)巩固提升
进行课堂情境小话剧:选一位同学作为小医生,其他同学作为病人,小医生要根据病人的血型以及医院血库的情况判断给病人输哪种血型的血。
(四)课堂小结
师生共同总结。通过师生互动总结,激发学生成年后参与无偿献血的决心和愿望,并认同我国的无偿献血制度。
(五)布置作业
1.查阅资料人类的血型除了ABO血型外,是否还有其他血型?
2.设计宣传无偿献血的板报或宣传标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