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上教资笔试早鸟计划2班
扫码回复:资料 0元领资料
扫码下载APP 领取新人大礼包
【考点7】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经典性条件作用理论
| 代表人物
| 巴甫洛夫
| |
实验
| 狗听铃声分泌唾液的实验
| ||
基本规律
| 获得
| 在条件刺激与无条件刺激之间建立联结的过程
| |
消退
| 如果条件刺激重复出现多次而没有无条件刺激相伴随,则条件反应会削弱,并最终消失
| ||
泛化
| 对相似的刺激以同样的方式作出反应
| ||
分化
| 辨别相似但不同的刺激并对其作出不同的反应
| ||
试误—联结学习理论
| 代表人物
| 桑代克
| |
实验
| 饿猫迷笼实验
| ||
? | 观点
| 学习的实质就在于形成情境与反应之间的联结,联结公式是:S—R,而且这种联结是直接的,不需要中介作用。
学习的进程是一种渐进的、盲目的、尝试错误的过程。
三大学习规律:准备律、练习律、效果律
| |
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
| 代表人物
| 斯金纳
| |
实验
| 小白鼠实验
| ||
基本规律
| 强化
| 正强化:呈现能提高反应概率的刺激的过程
| |
负强化:取消厌恶性刺激以提高反应概率的过程
| |||
惩罚
| 呈现性惩罚:在行为之后出现的刺激会抑制或减少该行为的发生
| ||
取消性惩罚:在行为之后移去某一刺激,以抑制或减少不当行为的发生
| |||
消退
| 有机体在作出某一行为反应后,不再有强化物伴随,那么,此类反应在将来发生概率会降低
| ||
社会学习理论
| 代表人物
| 班杜拉
| |
实验
| 充气娃娃实验
| ||
学习分类
| 参与性学习:做中学
| ||
替代性学习:也叫观察学习(人的学习的最重要的形式)
| |||
强化种类
| 直接强化:个体直接体验到自己的行为后果而受到强化
| ||
替代强化:观察者因看到榜样受强化而受到的强化
| |||
自我强化:当个体的行为表现符合甚至超过这一标准时,他就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自我奖励
|
推荐资料:教师资格证笔试图书教材 网课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