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文职公共科目

首页 > 试题资料 > 文职公共科目

东汉末年分三国,烽火连天不休。下列有关三国历史事件和人物对应

华图军队文职题库 | 2023-07-12 13:04

收藏

  题型:单选题(分值:1)

  东汉末年分三国,烽火连天不休。下列有关三国历史事件和人物对应错误的是:

  A.汉少帝刘辩被废——董卓

  B.进攻樊城,后失荆州——关羽

  C.六出祁山,五次北伐——孙权

  D.夷陵之战,火烧连营——陆逊

  答案:C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中国历史知识并选错误项。

  第二步,六出祁山,通常指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出兵北伐曹魏的军事行动。史书记载诸葛亮从祁山出兵伐魏仅有两次,而“六出祁山”的说法出现于小说《三国演义》,由于《演义》在民间的影响力较大,因此“六出祁山”也渐渐成为诸葛亮北伐的代名词。故出祁山的人物不是孙权而是诸葛亮。并非孙权。C项错误。

  因此,选择C选项。

  要点:

  A项:汉少帝时期,东汉政权已经名存实亡,他即位后不久即遭遇以何进为首的外戚集团和以十常侍为首的内廷宦官集团这两大敌对政治集团的火并,被迫出宫,回宫后又受制于以“勤王”为名进京的凉州军阀董卓,终于被废为弘农王,成为东汉唯一被废黜的皇帝。A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排除。

  B项:东汉末年的襄樊之战,亦称为关羽北伐或荆州争夺战,指的是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刘备部将关羽率军从荆州南郡出兵,进攻曹魏占据的襄阳、樊城的一次重要战役。襄樊之战,使得曹魏、蜀汉的实力受损,尤其是蜀汉,不但损兵折将,还丢失荆州。B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排除。

  D项:火烧连营是指222年6月,蜀军七百多里连营遭陆逊火攻击破的历史事件。陆逊火烧连营的成功,决定了夷陵之战(猇亭之战)蜀败吴胜的结果。D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排除。

  来源:2024年军队文职考试模考大赛第六期

军队文职试题

  以上是的试卷的部分试题内容,更多2024年军队文职考试,军队文职模考大赛,文职模考大赛,请继续查看2024年军队文职考试模考大赛第六期试题题库或最新军队文职试题题库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