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公务员行测

首页 > 试题资料 > 公务员行测

目前,机器对于各类问题的理解,并非真正的理解,而是基于海量素

华图国考题库 | 2023-07-15 01:24

收藏

  题型:单选题(分值:1)

  目前,机器对于各类问题的理解,并非真正的“理解”,而是基于海量素材的整理归纳。例如,有人用杜撰的学术概念“镜像等离子规范场”提问,结果发现人工智能不懂装懂地卖弄“学识”。而在回答一些社会问题时,尽管人工智能输出了看似结构完整的文章,但不少答案依然“驴唇不对马嘴”,或者充满了“正确而无用的废话”。对于重复性的、记忆性的问题,人工智能确实越来越得心应手了。之所以大学生很快“爱上”人工智能程序,________________。

  填入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是因为大学里的作业不是重复教科书中的现成理论

  B.是因为大学里不少作业网上很难搜到准确答案

  C.是因为大学里不少作业并不真正考查学生的创新能力

  D.是因为大学里的作业考主要查学生的能力而非记忆

  答案:C

  解析:

  第一步,分析横线处的上文语境。根据横线前“之所以大学生很快‘爱上’人工智能程序”可知,横线上填入的应为大学生“爱上”人工智能程序的原因。结合前文“对于重复性的、记忆性的问题,人工智能确实越来越得心应手了”可知,大学生“爱上”人工智能程序的原因应该是大学里的作业主要和重复性、记忆性的考查有关,而不太侧重创造能力的考查。

  第二步,对比选项。C项符合语境。

  因此,选择C选项。

  要点:

  A项和D项:表达的含义与“对于重复性的、记忆性的问题,人工智能确实越来越得心应手了”正好相反,因此不是大学生“爱上”人工智能程序的原因。B项:“网上很难搜到准确答案”描述的为搜索途径,不能体现人工智能善于回答“重复性、记忆性”问题的能力。

  文段出处:人民网《看似无所不能,ChatGPT会不会成为行业“终结者”》

  来源:202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模考第十季

国考试题

  以上是的试卷的部分试题内容,更多2024年国考,国家公务员考试,国考行测模考,请继续查看202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模考第十季试题题库或最新国考试题题库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