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公务员行测

首页 > 试题资料 > 公务员行测

音叉效应,一个更通俗表达音叉效应的词是共鸣,当互相作用的双方

华图国考题库 | 2023-07-15 08:46

收藏

  题型:单选题(分值:1)

  音叉效应,一个更通俗表达音叉效应的词是共鸣,当互相作用的双方产生共鸣的时候,就可以激发出特别大的力量,这种力量可能是建设性的,也可能是破坏性的。共鸣体现的现象是: 对于有的事物,不在于你对它的作用力的大小,而关键在于找准了它的脉搏,由于音叉效应的存在,也有可能产生微小的扰动就带来巨大影响的情况。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不涉及音叉效应的是:

  A.某公考机构提供优质的师资力量,从而促进高的通过率,逐渐成为行业的领头羊

  B.某卖洗碗机的商家宣传广告是:解放女人的手,幸福一家人!

  C.某企业通过增加员工的福利待遇达到人才的合理配置

  D.子弹无法洞穿的防弹玻璃,用和其谐振频率一样的音频振动音叉,却能震的粉碎

  答案:C

  解析:

  第一步:找出定义关键词。

  “当互相作用的双方产生共鸣的时候,就可以激发出特别大的力量”“对于有的事物,不在于你对它的作用力的大小,而关键在于找准了它的脉搏”。

  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

  A项:公考机构提供高质量师资与买课程学习的同学需要讲课好的老师产生共鸣,公考机构成为行业领头羊符合“激发特别大的力量”,符合定义,排除;

  B项:该项中洗碗机商家利用宣传广告“解放女人的手”引起消费者的共鸣,符合定义要点,排除;

  C项:该项增加福利待遇,没有体现“共鸣”“找准脉搏”不属于音叉效应。该项属于海潮效应,海潮效应是指海水因天体的引力而涌起,引力大则出现大潮,依据这一效应作为国家要加大对于人才的宣传力度,对于单位来说重要的是通过调节人才待遇,加大企业对于人才的吸引力。故该项属于海潮效应,当选;

  D项:该项中通过同频共振达到敲碎的效果,即通过共鸣的方式激发出特别大的力量,符合定义,排除。

  因此,选择C选项。

  来源:202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模考第十三季

国考试题

  以上是的试卷的部分试题内容,更多2024年国考,国家公务员考试,国考行测模考,请继续查看202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模考第十三季试题题库或最新国考试题题库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