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文职公共科目

首页 > 试题资料 > 文职公共科目

民事法律行为是民事主体通过意思表示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

华图军队文职题库 | 2023-07-17 19:38

收藏

  题型:单选题(分值:1)

  民事法律行为是民事主体通过意思表示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的行为。下列民事法律行为与其效力对应正确的是:

  A.杨某将低级品质的茶叶更换包装,谎称是高级茶叶卖与赵某——无效民事法律行为

  B.某公司误将曾某当成闫某而与之签订代理合同——有效民事法律行为

  C.7岁的小何将自己的新衣服赠与好友小程——有效民事法律行为

  D.15岁的小崔用自己积攒的压岁钱购买了一台电脑——效力待定民事法律行为

  答案:D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民事法律行为知识。

  第二步,根据2021年版《民法典》第十九条,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但是,可以独立实施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2021年版《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五条第一款,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实施的其他民事法律行为经法定代理人同意或者追认后有效。选项中15岁的小崔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其购买电脑的行为与其年龄不相符,属于效力待定。D项正确。

  因此,选择D选项。

  要点:

  A项:根据2021年版《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八条,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选项中杨某属于欺诈行为,故赵某有权请求撤销。所以选项中应是“可撤销民事法律行为”,而非“无效民事法律行为”。A项错误。

  B项:根据2021年版《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七条,基于重大误解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行为人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选项中某公司误将曾某当成闫某而与之签订代理合同,属于可撤销的民事法律行为。所以选项中应是“可撤销民事法律行为”,而非“有效民事法律行为”。B项错误。

  C项:根据2021年版《民法典》第二十条,不满八周岁的未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实施民事法律行为。2021年版《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四条,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所以选项中应是“无效民事法律行为”,而非“有效民事法律行为”。C项错误。

  来源:2024年军队文职考试模考大赛第六期

军队文职试题

  以上是的试卷的部分试题内容,更多2024年军队文职考试,军队文职模考大赛,文职模考大赛,请继续查看2024年军队文职考试模考大赛第六期试题题库或最新军队文职试题题库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