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红雀珊瑚是大戟科大戟属植物,聚伞花序丛生于枝顶或上部叶腋内,每一聚伞花序为一鞋状的总苞所包围,内含多数雄花和1朵雌花。花期12月至翌年6月。中国云南、广西、广东南部常见栽培,北方温室亦有栽培。红雀珊瑚性喜温暖,适生于阳光充足而不太强烈且通风良好的地区,可适应温度较高和半阴的环境,要求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栽培土壤。红雀珊瑚以全草入药,主治疮疡肿毒、疥癣、跌打肿痛、骨折和外伤出血。
根据这段文字,以下理解正确的是:
A.红雀珊瑚花期是6月至12月
B.红雀珊瑚性喜温,云南、广西、广东常见栽培
C.红雀珊瑚聚伞花序内雌花少于雄花
D.红雀珊瑚其根入药,主治疮疡肿毒、疥癣等
解析
第一步,通读文段,将选项与原文一一对应。
第二步,辨析选项。A项对应“花期12月至翌年6月”,而非“6月至12月”,曲解文意,排除A项。B项对应“中国云南、广西、广东南部常见栽培”,而非“广东”,偷换概念,排除B项。C项对应“每一聚伞花序为一鞋状的总苞所包围,内含多数雄花和1朵雌花”,表述正确,当选。D项对应“红雀珊瑚以全草入药,主治疮疡肿毒、疥癣、跌打肿痛、骨折和外伤出血”,而非“其根入药”,偷换概念,排除D项。
因此,选择C选项。
2.(单选题)任何一门理论科学中的每一个新发现——它的实际应用也许还根本无法预见——都使马克思感到喜悦,但是当有了立即会对工业,对一般历史发展产生革命影响的发现的时候,他的喜悦就非同寻常了。
最能准确复述这段话意思的是:
A.马克思对与实践紧密相关并能对它产生重大影响的科学发现,兴趣甚为浓厚
B.马克思高度重视理论学科中的每一个新发现,因而对任何一个新发现都感到由衷的喜悦
C.马克思十分重视他的发现对工业以及一般历史发展产生的革命影响
D.马克思有着非凡的预见性,因而对理论科学中的新发现都特别敏感
解析
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先论述任何一门理论科学中的任何一个发现,马克思都感到喜悦,接着通过转折提出文段主旨,即当这个发现对实际应用有重要影响时,他会更喜悦。转折关联词“但是”引导的是主旨句,主要论述马克思对能有实际作用的理论发现更感兴趣。
第二步,对比选项。A项是对文段主旨句的同义替换。
因此,选择A选项。
拓展
B项:因果关系文中并未体现,且没有突出转折后的重点。C项:不仅是马克思自己的发现,而是对任何一门理论科学中的发现马克思都感到喜悦。D项:“非凡的预见性”无中生有。
3.(单选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传家宝,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基本功”,同时要求“要拜人民为师,向人民学习,放下架子、扑下身子,接地气、通下情,‘身入’更要‘心至’”。当前,面对新目标新形势,党员干部要甘当群众的“学生”。党员干部只有“扑下身子”,才能了解群众需要什么、盼望什么,群众才会愿意、敢于讲真话、说实情、谈想法。如此,调查研究才能抓住老百姓最急最忧最怨的问题,准确掌握真实情况,避免“走马观花”“蜻蜓点水”。
这段文字主要讲了:
A.调查研究是各项工作的基础
B.调查研究要讲究方式方法
C.调查研究的意义及方法
D.如何了解群众真实情况
解析
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首句援引习近平总书记的观点,这一观点是由“同时”连接,前半部分说的是调查研究的意义,后半部分说的是调查研究的方法。后文对这一观点进行解释说明。文段为“总—分”结构,首句习近平总书记的观点是文段的主旨句,强调调查研究的意义及方法。
第二步,对比选项。C项是文段主旨句的同义替换。
因此,选择C选项。
拓展
A项和B项:表述片面,只对应主旨句中的一部分。D项:偏离核心话题“调查研究”,且“了解群众的真实情况”只是调查研究所达到的目的,表述片面。
4.(单选题)一线城市的高房价以及90后年轻人对生活品质的追求,催生了租赁公寓的兴起。租赁公寓迎合了年轻人的消费观念,租房由过去的不得已转变成享受生活的一种方式。据调查,虽然拥有自己的住房仍是90后的刚性需求,但他们当中只有30%愿意为了买房而降低生活质量;另有56%的90后不愿意买房,因为房贷过于沉重会降低生活质量。由此观之,这些更看重个人价值的90后,可能成为“不买房一代”。
这段文字意在强调:
A.许多90后不愿为了买房降低生活质量
B.90后年轻人未来的买房需求非常旺盛
C.租房是大多数人更易于接受的居住方式
D.城市高房价影响多数年轻人的购房意愿
解析
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先介绍背景,租赁公寓的产生及这种公寓迎合了年轻人的消费观念,成为了享受生活的一种方式。接着通过数据论述90后关于住房的消费观念,最后得出结论,90后更看重个人价值,可能不买房。文段为“分—总”结构,强调90后可能成为“不买房一代”,不愿意因为买房而降低生活质量。
第二步,对比选项。A项符合文段意图。
因此,选择A选项。
拓展
B项:文段重点论述90后买房的意愿下降,选项表达内容与文段主要内容相悖。C项:文段强调的主语为“90后年轻人”,而非“大多数人”,且文段强调的是“不愿买房”而非强调“租房”。D项:文段强调的是“高房价”会影响90后年轻人的生活质量,所以他们才不愿买房,强调的是“生活质量”而不是“高房价”。
5.(单选题)专家身份不仅意味着一个人具备专门的知识和技能,更意味着他人承认其可信性和权威性。专家若想具有说服力,必须善用自己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善用”即是指在正确的时间,以正确的方式,朝向正确的目标。只有审慎行动、保持善意,专家才能有效地应用技术性知识。
这段文字意在强调:
A.专家要有效地应用技术性知识
B.对专家的不信任和质疑很常见
C.专家的可信度来自知识与善意
D.人们应以批判性思维对待专家
解析
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首先指出专家身份意味着他人承认其可信性和权威性,接着说明专家如何才能具有说服力,最后强调审慎行动、保持善意,才能有效应用技术性知识。文段为“分-总”结构。
第二步,对比选项。A项是“才”之后的“结果”部分内容,而非对策。排除。B项属于无中生有,排除。C项是主旨句的同义替换。D项属于无中生有,排除。
因此,选择C选项。
6.(单选题)按西方学者的界说,语言与艺术,既有共性,也有各自的特性。语言和艺术之共性在于:它们都不能够被看作是现成、给定、外在的简单再生或模仿。语言和艺术都是符号或表现,基于这一点,语言学的方法可以用来描述电影艺术,可以用来系统地研究电影艺术内部的“语法”和“句法”,可以把电影艺术的表现手段(最基本的是影像)称为“电影语言”。
这段文字着重说明的是:
A.所谓电影语言就是指电影艺术的表现方法
B.语言和艺术都是通过某些符号来表达意思
C.语言学与艺术之间存在着很多的共通之处
D.电影艺术内部也存在着“语法”和“句法”
解析
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首句提出语言和艺术二者存在共性也各有特性,第二句具体介绍二者的共性,尾句通过“基于这一点”总结前文,进一步强调语言学与艺术之间有很多共性。
第二步,对比选项。C项是文段主旨句的同义替换。
因此,选择C选项。
拓展
A项:偏离重点“语言和艺术的共性”话题。B项和D项:对应解释说明的内容,偏离文段重点。
7.(单选题)在战场上,人机协同被人工智能所取代,至少目前来看短时间内很难发生。人工智能能解决的问题有限,替代首先会发生在部分领域,但却依然离不开人机协同。人工智能的主要实现手段是机器学习,深度学习是实现机器学习的一种方式。尽管目前深度学习在众多领域已取得非常好的效果,但涉及战场上要求创造性、无法给出明确定义和边界、缺乏数字化知识经验的任务,机器可能就无能为力。所以今后一段时间里,机器在作战领域中更多的是起辅助作用,最终的决策依然离不开人类。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人机协同在战场上仍将扮演重要角色
B.人工智能的学习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C.战场环境对机器学习提出了更高要求
D.人工智能尚无法适应复杂的战场需求
解析
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第一句提出观点,目前来看,在战场上,人机协同很难被人工智能取代。接着解释说明原因,即人工智能解决的问题有限,战场上要求创造性、无法给出明确的定义和边界、缺乏数字化经验的任务,所以机器只能是辅助作用,最后的决策离不开人类。文段是“总—分”结构,主旨句是第一句,重点论述在战场上,人机协同还是会存在的。
第二步,对比选项。A项是对文段主旨句的同义替换,符合文段意图。
因此,选择A选项。
拓展
C项和D项:均偏离话题“人机协同”。
8.(单选题)传统戏曲具有悠久的发展历史,并以其独特的表演风格和大众审美取向,在很长一段时期都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的娱乐方式发生了较大变化,在多元文化形态的冲击下,传统戏曲自身存在的不足也被放大,致使观众群不断减少,剧目创作逐渐萎缩,优秀演员也逐渐流失,传统戏曲受到极大冲击,一度生存艰难。尽管近些年来在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帮助与扶持下,传统戏曲艺术的生存状况有所好转,但仍旧比较弱势。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传统戏曲面临的生存困境
B.传统戏曲发展的制约因素
C.传承传统戏曲的现实意义
D.传统戏曲生存状况的好转
解析
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首句引入了“传统戏曲”这个话题,第二句指出传统戏曲面临的问题即“传统戏曲受到极大冲击”。最后一句通过转折关联词“尽管……但……”指出文段重点,强调传统戏曲仍旧比较弱势。
第二步,对比选项。A项是对文段主旨句的同义替换,符合作者意图。B项“制约因素”在主旨句之前,非文段重点,排除B项。C项“现实意义”文段并未提及,排除C项。D项“传统戏曲生存状况的好转”出现在最后一句,“但”之前,非文段讲述重点,排除D项。
因此,选择A选项。
9.(单选题)刚工作时,我在一家高职院校当老师,除了一周上满20节课,还要当辅导员。由于生源质量较差,学校学习氛围不理想,课堂教学面对的都是不爱学习的学生,每堂课后我都会产生满满的挫败感。每周下来,真感觉整个人都“被掏空”了。后来,我果断辞职,换了一个更喜欢的工作,这种被掏空的感觉就没有了。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成就感的获得,往往关乎个人的爱好
B.如果无力改变现实,就要努力适应它
C.与其在挫败中消耗自信,不如选择另一种生活
D.只有做自己最喜欢的工作,才能避免挫败感
解析
第一步,分析文段。这是一则故事,故事的结果是被掏空的感觉就没有了,原因是换了一个更喜欢的工作,换了一个环境。悟出的道理是,换一种生活方式,即可远离挫败感的生活。
第二步,对比选项。C项与文段悟出的道理相符,符合文段意图。
因此,选择C选项。
拓展
A项:“成就感”属于无中生有,且“个人的爱好”偏离故事的原因。B项:“努力适应”与文段语义相悖,文段要强调的恰是“不适应就应该改变一种环境”,而非“适应”。D项:“最喜欢的工作”表述过于绝对,文段说的是“换一个更喜欢的工作”,且偏离故事的原因“改变环境”,与“工作的喜好”没有关系。
10.(单选题)在陈列馆里,有一只名为“西班牙公主”的船舶模型上雕刻着这样的文字:本船共计航海50年,其中11次遭遇冰川,有6次遭海盗抢掠,有9次与另外的船舶相撞,有21次发生故障抛锚搁浅。陈列馆的一面墙上,是对上千年来造船厂的所有出厂的船舶的概述:造船厂出厂的近10万只船舶当中,有6000只在大海中沉没,有9000只因为受伤严重不能再进行修复航行,有6万只船舶都遭遇过20次以上的大灾难,没有一只船从下海那一天开始没有过受伤的经历……
与这段文字主旨无关的名言是:
A.对于不屈不挠的人来说,没有失败这回事
B.对勇气的最大考验,就是看一个人能否做到败而不馁
C.人的一生就是进行尝试,尝试得越多,生活就越美好
D.人生的光荣,不在永不失败,而在于能够屡仆屡起
解析
第一步,分析文段。首句用一系列的数据向我们展示了名为“西班牙公主”的这艘船在50年的航海过程中,遭遇了很多次挫折和失败。第二句话又用一系列的数据展示了上千年来所有出厂的船舶中,很多船都有过很多次受伤的经历。整个文段是“分—分”结构,提炼前后两层意思的共同点,即要经历很多次挫折和失败。
第二步,对比选项。C项强调“尝试”与“美好”,与文段强调的“挫折和失败”,话题不一致,题目要求选择与主旨无关的选项。
因此,选择C选项。
拓展
A项、B项和D项:“对于不屈不挠的人来说,没有失败这回事”“败而不馁”“屡仆屡起”均与原文主旨意思相符。